在“四个统一”中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2011-01-19   作者:周俭初(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党的十七大基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几年来,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可以说,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既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从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的角度看,应在实现“四个统一”上着力。
  实现城市和农村发展环境的统一。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相互融合、双向对流,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推进这一过程,应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整体来统筹谋划、综合研究,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首先应按照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在搞好城镇布局规划、乡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推进重大规划项目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其次应统筹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乡道路、供水管网等的衔接配套,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第三应从过去重点保障城市向城乡并举转变,推动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实行城乡社会事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城市社会事业资源进入农村,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第四应把农村就业纳入全社会就业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均等,促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第五应逐步改变“管城的不管乡,管工的不管农”的社会管理体制,打破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状况,调整城乡管理方式,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加快推进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一方面,以效率为支撑,公平才有基础。如果缺乏效率支撑,就无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将难以持续,甚至会出现低效率和低公平恶性循环的局面。另一方面,以公平为保证,效率才会可持续。应当看到,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相对廉价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对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问题,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有利于解决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特别是通过有针对性地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加快转变,并促使农村居民更加有序地转变成为城镇居民。从长远看,逐步实现城乡公平发展,也是提高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效率的重要源泉。
  实现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统一。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和社会问题。城乡关系演化规律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一些国家城乡关系演化的教训也提醒我们,仅仅依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成本高昂、过程漫长,容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因此还必须注重发挥政府的作用。具体而言,从培育市场主体的角度看,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从完善市场的角度看,需要政府设计和推行土地非农化级差地租的公平分配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征地制度,促进城乡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从纠正市场失灵的角度看,需要政府科学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资源,促进城乡社保体系对接并轨,大力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等。
  实现局部和整体的统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发展一体化不可能齐头并进。但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全国性的重大战略,必须有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和体制作保障。否则,就很难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甚至会出现“马太效应”,使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这就需要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和激励,促进各地区在发挥优势、平等竞争、加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在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的同时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此,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调整先发展地区的政绩考核导向,引导先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城乡发展一体化,并积极支持和帮助后发展地区发展;二是改革财税制度,调动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双方的积极性,鼓励后发展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夯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物质基础;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后发展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后发展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不断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国土部整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011-01-10
· 国土部整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011-01-10
· 成都探索新型城乡土地利用机制 2011-01-07
· 北京城乡拟2.6亿元收购国盛兴业 2010-12-23
· 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2010-11-1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再平衡战略·[思想]“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的立法解读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