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时需要的是“雪中送炭”,但是为了完成减排目标,一些地方却在冬天停止了一贯的供暖。据报道,截至11日,河南某市已停止供暖5天。该市市长热线回复:今冬将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停止供暖。 这种困境并不只在新闻中提及的地方存在,临近年终,各地都有此类消息传出。尽管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但到底该怎样节能减排?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该强调节能减排,我们不能走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路。也正是出于这种全局的考虑,各地才制定了节能减排的目标,这个目的的实际指向并不是一些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地方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所以,制定并要求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没有任何问题。节能减排中,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很多很多。 遗憾的是,节能减排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类似拉闸限电等影响民生的措施。这当然不是因为节能减排将意味着公众福利的减少,而是很多地方在理解和贯彻节能减排时采用了一种消极的做法:在节能减排目标面前并没有积极行动起来,而是采用了选择性节能的应对方式。当节能目的制定时根本不着急,根本不想着如何在一年的时间内有效地改进生产、节能减排,而是直到年终了,快要兑现目标时才重视起来;而且,即使重视也不是想着如何向工业生产要数据,而是想着从民生身上要目标。结果出现拉闸限电等情形。 尽管,工信部早已表态,绝不允许个别地方为节能减排拉闸限电。但是,一些地方依然置若罔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在节能减排时养成了选择性应对的惯性——当他们一边心里惦记着地方GDP的数据,一边惦记着节能减排目标时,就容易将减少民生用电当成节能减排的突破口。这就造成了节能减排的表层化。表面上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实现了,但是节能减排的目的并没有实现,而且公众的利益还因为节能减排而受损。这种情形显然与节能减排的最初设想大相径庭。 要想避免节能减排表层化,就必须让公众参与节能减排的评价。如果节能减排的效果仅仅用数据来判断,则一些地方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时就难免仅从数据出发,哪怕以民生利益受到影响为代价,也要实现目标。这也正是节能减排成为政绩工程的一个根本原因。而如果在评价节能减排时,能够引入公众评价,则人们就会对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作出较为客观的判断——毕竟,公众才是节能减排效果的实际感受者,节能减排的目的在于促进人们的生活,而不是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