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鸿,大学时的同窗。毕业那年,大家都觉得,房子很遥远,至少要10年。 3年后同学会,明已经买了房,父母出的首付。迎着同学艳羡的目光,他却不住抱怨:按揭耗掉收入一半,生活只能精打细算。而鸿仍然租房住,用积蓄在职读了个金融学硕士,并收到金融公司的橄榄枝。 6年后再聚首,明带着小孩儿,抱怨房子不够住,想换大房又怕活得太累。而鸿不仅自己买了房,还给父母在家乡买了一套。谈起经历,明这些年为还房贷而努力,而鸿的身影则经常出现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地。 人们在选择的同时,往往意味着舍弃。明选先买房,或许舍了一些事业机会;鸿选先奋斗,或许付了一些金钱成本。毕竟,房子买得晚,价钱会更高。 这恰恰是房价上涨时,年轻人共同纠结的艰难选择。因为艰难,淡定也好,不淡定也罢,两者都可理解。 淡定者有其坚持:“别把人生困在一所房子里”、“父母,不是用来‘啃’的”、“有事业,一切都会有的”。 不淡定者有其考量:今天不买房,明天望楼叹。今天不置业,明天单身汉。今天不投资,明天留遗憾。 这两类人群,面临着同一个现实:房子供不应求,房价居高不下;租房不稳定,市场不规范,“租”得很烦恼。 因为这个现实,让许许多多本想淡定从容的人,变得不淡定、不从容。 改变这个现实,需要政府更加给力。稳房价、促保障;调供需、抓秩序,政府担子不轻,仍须加倍努力。 改变这个现实,需要民众更加理性。买方真的一条心、一股绳了,慌的只有卖方,房价只会更稳。 改变这个现实,更需要政府和民众齐心协力。政府给力了,民众却慌乱,房价难稳,反之亦然。 年轻人,谁没有理想,谁不想奋斗?只有房价稳了,预期稳了,在房子面前,他们的选择才能淡定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