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支玲琳
嘉 宾:蔡江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客座教授、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高级研究员)
刘誯松(上海社科院经济景气研究中心主任)
支玲琳:物价是2010年的热点。最近,网上一份中美物价调查再次牵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尽管也有人对这份草根调查的准确性提出质疑,但一个事实不容否认:我们正承受物价上涨压力。两位对此有怎样的了解?
蔡江南: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20年,最近5年来一直行走在中美之间,应该说对两边的情况都还比较了解。有一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比如,美国的劳务价格明显高于中国。我在波士顿的华人美发店简单理个发花12美元,这已经是美国的低价。而在国内,一般十多元人民币就能搞定。单就食品来看,也是美国总体上更贵一些,当然也有便宜的,比如奶制品、冰激凌、巧克力等。不过,美国的汽车、电子电器、品牌服装、化妆品一般比中国便宜。
总体上美国的绝对物价仍然比中国高,这没有争议。但如果比较相对物价,即价格与收入比,那么美国很多东西可能要比中国来得便宜。小的比如看一场电影,中国现在的票价与美国很接近,甚至要高于美国。大的比如住房,美国人的住房一般相当于5年左右的收入,而中国目前则要高达20年左右。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与美国一些一线城市不相上下,甚至更贵。
无论是绝对物价还是相对物价,一个趋势是两国的物价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记得当年刚来美国时,中国几乎所有东西都比美国便宜很多。所以每一次回美国前,我的行李箱里都装满中国的产品。但是近几年回来,我发现几乎没什么可带了,相反从美国带回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以至于中国海关最近已经开始征税加以控制。
刘誯松:我们不能拿中国一线城市的物价与国外比,然后就得出中国物价比起外国物价如何如何,这不全面也不客观。比起美国,中国的地区差距要大得多。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物价可能已经渐渐看齐发达国家,但很多二、三线城市,小地方的生活成本其实还是比较低廉的。
尽管如此,这种比较依然有价值。以前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比较低,消费偏低端,所以像房车、汽油、名牌服饰,占总支出的比例也比较低。但是现在随着人均收入提高,高端消费的支出比亦越来越高。原先消费结构不同,就很难做这样的物价类比。道理很简单:由于大多数人不消费,支出比重小,哪怕同类商品我们的价格更高,也不能说明问题。但现在当越来越多
“主流商品”的物价正在瞄准西方发达国家的时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支玲琳:目前中国人均GDP大概只有美国的1/13,即便是国内一线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与美国仍不可同日而语。但不少商品价格已经基本与美国持平。这该怎么解释呢?
蔡江南:滥发货币的美国,却能保持很低的通货膨胀率,这与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其他任何国家对此只能望洋兴叹。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在近20年里,中国向美国源源不断出口廉价商品,并持有大量美元存款。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美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享有长期的低通胀。
刘誯松:原先是国外商品价格贵过国内,现在渐成逆转之势。有些本身由我们生产的商品,价格甚至要贵过国外,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内销不能享受退税优惠,但是出口可以退税。这其实也是西方国家消费者能够享受更低商品价格的重要原因。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劳动力已很紧张,“出口解决就业”已渐成过去时,在国内面临愈加严重的物价上行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要生产那些低附加值商品来补贴发达国家的消费者?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消费分层正在加速,很多商品的价格实际上是由中上层消费者决定的,这批人消费能力非常强。而商店里只要这个价格能够卖得掉,它也就不用担心了。此外,还牵涉到国内销售渠道的问题。现在很多商业都是连锁性质,你不进入这个销售渠道中,商品就很难卖出去,所以商业企业有很强的定价权,老百姓很难买到便宜的商品。但美国不同,其商品之所以相对便宜,也是商业百花齐放,市场开放、充分竞争的结果。
支玲琳:比较快的经济增长往往会带来一定幅度的通货膨胀。这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发展中国家会比发达国家要面临更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刘誯松:某种意义上的确如此。价格水平的绝对稳定需要经济增长付出代价,而适度的、温和的通胀有益于经济发展。未来中国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什么2010年老百姓会对物价上涨特别敏感?因为2010年涨的东西和老百姓的关系太密切了,每天做饭用的葱姜蒜都在涨。实际上这些东西消耗量是很少的,生姜一个月吃两斤,已经了不得。房价上涨,才叫真正的
“给力”。
蔡江南: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存在温和的小幅物价上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经济增长的同时是否带动了人们收入的增长。如果收入增长超过物价上涨,那么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发展,反之就值得重视了。这场中美物价比较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广大的人民能够真正分享到发展的果实。
支玲琳:此前有专家表示,中国要成为强国,就必须承受“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以此眼光来看,今日中美物价日益接近,其实也勿需担心。两位怎么看?
蔡江南:“三高”逻辑,我认为并不成立。劳动力价格高或劳动者收入高,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条件,也是增强民众抵御物价上涨能力的前提条件。而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升,物价提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影响物价的除了劳动力价格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此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固然有助于推动该国货币地位的提升,带动汇率的上升。但影响汇率的因素更为复杂,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自身的经济因素,还取决于其他国家经济和货币的因素。一个国家能够强大的真正基础,一定是人民收入水平高、生活水平高、教育水平高。这才是我理解的强国
“三高”。
刘誯松:关于中美购买力平价的探讨,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购买力比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与国之间,也要看到地区之间的差异。同样是5000元,但是在中西部地区的购买力,要远远高于东部沿海地区、那些一线城市。但是面对着物价上涨、房价上涨,很多人还是选择留在了大城市。因为他们认为,大城市的机会更多。但事实上,这些机会往往只属于少部分人,却造成了一种“大城市机会幻觉”。物价之辩外,带给我们的,是关于生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