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的消息,2010年,全国各级税务部门共完成税收77390亿元(扣除出口退税后为70062亿元,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2009年增收14286亿元,增长22.64%。这份成绩单,对各级税务部门来说,无疑是相当满意的,甚至应该说是相当优秀的。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的情况下,能拿出这样的成绩单,说明各级税务部门是花了大力气、下了苦功夫的。
那么,面对税收的又一年高增长,作为纳税主体的企业是否也会产生与税务部门一样的感受呢?是否也会因此而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呢?显然,需要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思考和判断。
按理,从企业与税收的关系来看,税收能保持高增长,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是正常的,效益也是不错的。因为,如果没有企业提供稳定而充足的税源,税收是不可能实现高增长的,更别说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是,目前的税收收入及其增长情况,是不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的真实反映呢?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有没有税收增长所反映的那么好呢?显然,这不能只看数据、只看税务部门提供的情况,还必须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看看企业的反应。
要了解企业对税收高增长的反应,也许,最直观的手段就是看企业与税务部门的关系。因为,按照目前的现状,企业和税务部门之间强弱是十分分明的,正常情况下,企业是不敢对税务部门有任何抵触和不满的。哪怕税务部门在具体细节处理上有些过分,企业也会忍气吞声。然而,自实行分税制体制以来,由于税收连续十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企业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已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而发生的冲突也越来越多。
这并不是税务部门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水平等方面出了什么问题,相反,与以往相比,近年来税务部门征管水平、服务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问题出在税负过重,出在一些地方征过头税、甚至要求企业贷款缴税等方面了。企业在难以承受的情况下,才不惜冒险与税务部门发生摩擦。而税务部门为了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征收任务,又不得不出此下策。
伴随着税企关系的日益紧张,一些地方的税务部门在地方政府每年组织的民主测评中,位次越来越靠后,更有少数地方连续多年排在政府部门的倒数位置。
曾有报道说,中国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在某国际组织发布的榜单中排名世界第二,而很多企业对此都表示了认同。这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要求减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中可以得到印证。遗憾的是,始终不见相关部门对此有什么互动。
如果经济发展状况好、企业效益佳,税收水涨船高理所应当,我们应当为之感到高兴和喜悦。关键在于,目前出现的税收高增长与经济的实际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税收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被地方政府的政绩所绑架,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税收竭泽而渔、寅吃卯粮的现象,企业因此疲惫不堪,进而直接影响了职工收入的增长和企业的积累。
要避免税收高增长抑制企业发展和职工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听企业对税收增长的反应,多多了解连续多年的税收高增长究竟有没有削弱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和完善、修改和调整目前的税收征管体制和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