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行的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稳健性货币政策的框架,但央行并没有提出年度新增贷款指标,而只是提出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我们认为,央行这一信贷调控思路一方面是适应复杂经济形势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需要。
为更好地控制信贷稳定增长,央行以前每年年初都要公布新增贷款指标,并把它作为信贷窗口指导的重要工具,但是从近些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每年实际的新增贷款指标都超出了央行年初确定的目标。如2008年原计划新增贷款规模为3.6万亿元,但2008年8月份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央行不得不开始放松规模限制,随后在2008年11月初取消了限制以刺激经济增长,最后实际4.9万亿;2009年原计划新增银行贷款目标为4.6万亿元,但没想到商业银行在经济刺激计划的激励下大举放贷,最后新增信贷达到9.59万亿;2010年央行计划新增贷款7.5万亿,并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贷款节奏控制,但由于下半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等一系列经济事件让中央开始担心经济增长,迫使央行信贷控制有所放松,最后到年底还是超出了年初确定的7.5万亿。而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由于经济形势的复杂性难以在年初时就完全预估到,因此央行为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需要,就有必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新增贷款指标,年初确定的新增信贷指标也就难以有实质性约束;其次,在当前银行市场化运作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行政管控目标很容易被银行所规避,如近年来,不少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的新增贷款要求,通过多种方式腾挪信贷空间,如当各家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目标快超出时,它们就把存量贷款卖给信托投资公司,从而腾出了新增贷款的指标。
因此,央行年初计划新增信贷指标的效果也就不理想,这无疑损害了央行的权威性,降低了央行货币政策实施过程的效果。
新增信贷行政性指标效果不理想,并不意味着央行不调控信贷,特别是在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央行更需要合理地控制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注意央行近期在资金供给方面频频强调“合理社会融资规模”,并提出银行信贷是社会融资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央行已认识到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更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是合理社会融资规模,信贷规模的管控必须置于社会融资总量的整体框架下,若除信贷之外的融资规模大幅度增加时,新增信贷的规模也就可以适度下调,但鉴于信贷之外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比例年初难以事先确定,且在年中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年初确定一个静态银行信贷增长目标也就不合时宜了。央行需要根据社会其他种类融资总量的变化,动态修正每年新增贷款发放的规模和节奏。
央行的动态新增信贷目标体系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即银行信贷增长应与经济增长和通胀控制目标相符合。我们认为,贷款增速基本与GDP加CPI之和保持一致可以作为央行新增信贷的参考目标,原因在于从2004年央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两者之差保持在-1%至3%区间,而当CPI水平超过年初央行确定的目标时,两者差值将显著为负,如2007年当年贷款增长与GDP加CPI之和之差是-2.9%,因此,2011年对信贷增长的调控可能更多相机决策,当CPI目标涨幅控制在4%以内时,新增贷款增速也就随GDP增速提高而提高,而当CPI超过4%时,新增贷款就随之下降。具体来说,年初一季度由于通胀压力较大,央行将更严格地控制信贷增速,而到了下半年,随着通胀水平的降低,经济增长回升,新增贷款增速也有望提高。
如何更好地动态调节新增信贷增速呢?央行过去除了惯用的加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外,更多地使用了行政窗口指导方式,如以前在贷款调控严厉的时候,央行甚至会每月或者每周下发贷款额度,但这样的调控方式显然已经不符合央行今年初确定的继续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的需要,如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就需要更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因此信贷管理方式必须从过去行政管制向综合运用市场化调控手段转变。
我们注意到,央行已开始采取这样的市场化弹性调控手段,即从2011年起,监管部门将结合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按月甚至按周动态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措施,这意味着对于一些放贷比较猛的商业银行,特别是那些对金融系统有重要影响性的银行,监管部门会有针对性的提高差别准备金,以此调控信贷。而这样一种激励相容的信贷监管措施也将能保证央行在尽量尊重银行自主经营原则的同时,更好实现信贷平稳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