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节能补贴成“骗补者”大餐
2011-01-05   作者:林伯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近日来,针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补贴流向问题,媒体相继报道出“造假骗补”的问题,部分企业等级造假、虚标能效、虚报销量、杜撰销量,其程度的确令人触目惊心。更有部分厂家与经销商合谋造假,一些消费者利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淘买”废旧家电,骗取国家补贴。节能惠民工程可能某种程度上成为“骗补”盛宴。
  骗补乱象清晰地折射出目前我国节能市场的不规范、政策制定不完善,企业信誉低下,节能意识薄弱等系列问题。
  首先,从政策制定层面来看,补贴方式不合理和监管不力是造成“造假骗补”现象最直接的原因。
  我国“节能惠民工程”补贴采取的是一种间接补贴形式,即政府将补贴发放给企业,再由企业转给消费者,这种补贴方式是在缺乏严格监管体系下进行的,给厂商和经销商留下了操作空间。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讲,国家对于油耗达标车型,并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的试验和检测,依据的仅仅是企业自己上报的耗油标准,这就难保会出现企业虚报作假。再如节能产品的销售、安装及用户信息由企业自行录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国家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核实办法。而对于违规违法的推广企业,国家虽然视情节给予了惩罚,但惩罚的最大力度也就是取消其推广资格,无法对企业形成实质性的约束。
  其次,经济转型中企业信誉通常比较低,透支诚信也是“骗补”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2010年第一批高效节能空调推广情况专项核查结果中,某知名企业存在问题就很严重,抽查7928台仅能确认150台。由此可见,连知名企业都肆无忌惮地造假骗补,更何况是其他小企业。
  再次,消费者节能意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企业的“骗补”行为。根据新能源汽车销售调查,在购车时知道购买节能车有政策优惠的消费者占44%,而知道具体优惠车型的不足32%。这就给个别企业制造了混水摸鱼,霸占利用补贴的机会。
  笔者认为,节能惠民工程的补贴兑付方式大可仿照“家电下乡”,采用直接补贴的方式,设立专门机构,消费者可以选择去专门机构兑付,也可以选择去金融机构兑付,虽然这种方式会增加推广成本,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经销商混淆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操控销售数据,从而保障政策效果。当然,“家电下乡”也出了些问题,但应该不是机制上的问题。除了采用直接现金补贴外,政府还可以采用税收、优惠贷款的方式推广节能产品。
  对于节能产品的准入,政府应该在检测设备、程序规范等方面加大投入,制定严格的标准来规范生产和销售企业的行为。另外,政府也可以仿照日本,建立节能评价制度,对于推广节能产品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以此激励企业推广节能产品的积极性,而对于以次充好、虚报能效的企业则加大惩处力度,严格制止其利用节能之名,行“骗补”之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宁夏研制出新型节能装置 九个月节电数百万千瓦时 2010-12-31
· 我国将逐步拓宽电器节能减排领域 2010-12-31
· “十二五”节能减排余地小难度大 2010-12-30
· 贵州铁腕淘汰落后产能 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在即 2010-12-27
· 民营企业成立技术研究院“抢占”节能市场先机 2010-12-2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积极财政之“积极”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灭鼠也要防鳄鱼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