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央行要选择圣诞节宣布加息,高层在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时是不是根本不考虑股市,还是在有意识地呵护股市? 2010年第四季度,CPI一直在高位运行,11月达到5.4%,12月预计也很难回到5%以下,大幅度地超出中国政府年初制定的3%目标,但央行却一直慎重加息,以致市场普遍认为央行已经选择了“缓加息”的策略。其实,加息是必然的,只是时机问题——当CPI在5%以上运行时,不加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决不能在加息时机选择时给市场一种匆忙应对通胀的印象。 为什么在11月CPI公布前后央行不立即加息,而是采取缓一缓的策略呢? 这恐怕不仅仅是周小川行长所说的“两难”——这其中包括了中国政府对所谓流动性泛滥的深层次认识以及对股市的呵护。圣诞节时,中国央行终于宣布加息了。晚了几天,但就是因为晚了几天,我才更感觉明年初应该有行情了。本次加息,实际是中国央行今年一连串紧缩行动的“最后一只靴子”,大家早就预期,央行就是不动,因此,这只靴子不落地,股市也不敢涨。 在中国股市调整到2800点附近,中国央行才决定加息,选择假日,有几重考虑。一是舆论准备已经非常充分,没有突然性;二是因为股市调整已很充分,加息不是利空,而是利空出尽;三是因为国际市场处在长假之中,中国央行加息对外汇市场影响很小,可以更准确地测试热钱动向。来年会不会连续加息,我看未必。如果早几天加息,可能更加重市场对连续加息的预期,晚了几天,市场很可能向中国央行呵护股市的方向想。 上周,周小川行长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流动性的解释也使我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将有利于股市上行的判断增添了一点点希望。周小川行长不同意中国目前货币大幅度超发的表态,说明央行不想过度地紧缩,不想连续地加息,未来市场大环境流动性还是宽松。而选择缓加息,说明中国央行未来升息的步伐不会迈得太大,频率不会太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保持负利率环境。因此,未来对冲流动性和治理通胀还必须大力依靠股市,发挥资本市场水库的调节作用。 另外,周小川行长已经明确地表示,2011年将有序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实行改革的是大型银行,这使我看到金融股的新机遇。何谓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按市场要求制定贷款利率,同时引导大银行介入中小企业贷款市场,进入经营高风险博取高收益的新时代。从这个基本面判断,2011年银行股会上涨,当然也会引领中国股市冲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