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方案还有再讨论的必要
2010-12-23   作者:新京报社论  来源:新京报
 
【字号
  今天,北京的交通治堵措施正式发布。治堵是大事,本应从长计议,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网上仅征求了一周意见便匆匆结束,让更多市民失去了发表意见的机会。
  在征求意见期间,北京市交通委和人民网分别做了一项调查,北京市交通委公布的调查结果是:94.2%的被调查者对《意见》持支持态度,仅有5.8%表示反对;人民网的调查结果却是:55%的网民认为《意见》“不全面,治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网络调查虽然方便快捷,但在样本收集的真实性、意见传达的全面性等方面,还存在局限。仅以不过3000多份的调查样本,就给出“全民支持”的答案,难以让人信服。从调查数据看,两项调查的结果存在巨大差异,相比交通委94.2%的被调查者支持《意见》,人们更有理由听听人民网55%的网民对《意见》“不满意”的声音。
  从长远看,治堵势在必行;而从当下的情形看,急匆匆出台的实施方案,已经引发了不正常的抢购车辆潮,如果《意见》不完善,以后难免会催生其他问题。在治堵上,“高效”未必科学,只有集思广益,考虑到各社会群体的路权,方案才能长久施行并获得公众配合。
  保证公车零增长、限制私人购车、征收拥堵费,这些更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短时间内可能会奏效,但时间长了,治标不治本的弊病便露了出来。治堵的办法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公布全市公车的数量,按适当比例予以放行;严查特权车辆的占道、闯红灯等行为;减少交通管制的频率,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杜绝非必要的交通管制……这些措施不但可见短效,更能见长效。
  在此之外,政府也应该制定更加明确的长效治堵战略。比如,未来的城市规划如何更加合理,而不是一方面“治堵”,一方面又允许在已经爆堵的地区再建摩天大楼;发展公共交通现在有目标,但是缺乏保障,有报告显示,目前公交欠账仍然很多。而在改善交通管理水平以及用经济手段限制机动车使用等方面,恐怕也应该立足于未来,将调查和评估工作做充分。
  如果说前几天语焉不详的治堵方案是一种原则性的征求民意的话,今天将正式公布的具体的治堵措施,是否可以再进行讨论和修改?在其实施前或实施过程中,能否再发起一次或多次更广泛的民意征求活动?有关部门完全应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把每一条措施都设置评价平台而不是整体评价,把传送的渠道设置得更多些、更透明些,让建设性的意见在得到公众一致认同后,再补充到《意见》中去,真正体现城市道路属于公众的治堵理念。
  如果路上只有有权和有钱人的车跑,普通市民的路权被大大限制,交通再顺畅,城市也会失去灵魂和魅力。如果以征求民意为名、实际上人们不明就里就出台公共政策,这样的公共政策将是不公正的。因此,如何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征求民意,体现道路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获得公众的最大支持,需要进一步思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首都治堵:以车位换保障房 2010-12-23
· “治堵”应力避懒政思维 2010-12-20
· 要想“治堵”,请先平等路权 2010-12-16
· 摒弃短视的收费治堵行为 2010-12-14
· 别太迷信“收费式”治堵 2010-12-1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思想]孙兆东: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