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兴市场股市可谓牛气冲天,持续跑赢全球市场:阿根廷MERVAL指数以49%的涨幅居首,紧挨其后的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泰国综合指数涨幅也均超过40%。数据显示,1-11月,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今年的资金总流入量已经逼近900亿美元大关,而去年全年为833亿美元。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这只是刚刚开始,资金净流入表明新兴市场跨年行情即将打响,跟风唱多新兴市场。但事实上,对新兴市场的一窝蜂追捧,其中潜藏的风险不容小觑。 日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财经年会上表示,目前美国、欧盟、日本、英国在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金,其中配置在新兴经济体上的部分占到3%~7%。未来该比例只要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有4850亿美元以上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处于历史最高位。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可能面临史无前例的热钱流入压力,如果应对不当或者措施不力的话,会对经济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在2010年,新兴经济体的耀眼光芒遮住了发达经济体的缓慢复苏。尽管2011年全球将继续维持弱复苏格局,新兴经济体和资源国依旧是最大的亮点,但与2010年的区别在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更有看点,尤其是美国表现将好于今年,最迟从明年三季度开始,美国将再度吸引全球资本的兴趣——这对于新兴市场来说,可能意味着即将面临资金大举抽离的梦魇。 事实上,不论欧洲还是美国,它们的经济基本面都远比市场预期的要乐观。例如,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发展可谓暗中加速,失业率悄无声息地降至自1992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出口更是勇不可挡。基于欧债而看空欧洲经济将在明年被修正。 美国的经济数据,则表现出一种分化的现象,有好有坏。例如,美国11月的失业率虽然意外跳升至9.8%,但进出口、PMI、消费、持续申请失业救济比例这些关键数据都呈现向好的迹象。这恰恰是经济从衰退转向复苏的一种表现:在衰退期,经济数据先是一边倒的向坏;在过渡期,则好坏纷呈;在复苏期,再转向一致向好。 尤其是美国的财政刺激计划的出笼,让美国的复苏更加确定。机构纷纷立刻大幅上调了对明年美国经济的预期。摩根大通把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从3%上调至3.5%;德意志银行则上调了0.7个百分点,预计2011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1%。相信之后美国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利好数据,逐步驱散市场的恐慌情绪,增强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最迟到明年三季度,美国将再度吸引全球资本的兴趣。 自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独唱”全球经济复苏的局面已经走向终结,标志就是新兴经济体通胀进入高危水平,而发达经济体开始复苏。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2011年将迎来两个危机:一是通胀危机,二是资产泡沫破裂危机。甚至可以做出更悲观的预期,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通胀将转向通缩、需求面临全面冷却。 近期的经济数据无不显示,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集体面临通胀危机:中国11月份CPI同比增长5.1%,创下28个月以来新高;巴西1-11月份CPI累计增幅已经达到5.25%,远超全年通胀水平目标;俄罗斯更不乐观,今年以来CPI已上涨7.2%,据俄罗斯央行预计,2010年全年通胀率将达到8%;印度财政部数据显示,10月份产业工人CPI同比上涨9.7%、农村劳动力CPI同比上涨8.45%,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58%。 2010年,在全球金融资本的不断冲击下,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已经被高估,脱离了业绩基础,仅靠概念包装来支撑。伴随资产价格高企的是通胀的愈演愈烈,这正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而随着中国也加入政策紧缩的队伍,必将带动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变轨。 历史经验也表明,新兴市场在美元贬值时往往资金非常充裕,而当美元汇率触底时,资本通常会外流,从而迅速刺破资产泡沫,类似悲剧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都曾经发生。当经济复苏被确认,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资产会因为洼地效应赢得资金的青睐。经济复苏推升美元资产收益率,加上货币政策紧缩的预期增强,将把美国打造成为一个巨大的吸金怪兽。而同时,美国需求转暖预期推升全球资源品价格进入新一轮上行通道,这会给新兴市场国家最后一击、加大通胀压力,迫使新兴国家货币当局进一步加大紧缩力度。 随着发达经济体资金需求的上升及新兴市场国家紧缩力度达到顶点,资金会大量抽离新兴市场回流欧美,新兴国家资产泡沫破灭、经济因需求萎缩而迅速下降,过剩产能将再次凸显。事实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10月底发布的宏观经济综述中,就曾经警示随着亚洲资本流入风险的激增,如果本地区经济体无法有效调节这些资金流,那么通胀压力增大所导致的资本无序倒流就可能发生。 尽管新兴国家当局对此有所防范,但往往紧缩政策转向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资本流出的速度,这将造成新兴国家的过热局面迅速转化为通缩,数以亿计的普通投资者将为一切买单。最后,我们将看到一幅和2008-2009完全颠倒的局面:新兴国家偃旗息鼓、甚至爆发局部危机,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再次引领全球经济和政策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