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拥堵费加剧交通权利贫富分化
2010-12-14   作者:胡艺  来源:山西晚报
 
【字号
    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对外公布,明确今后将采取合理调控小客车增长、必要时重点路段高峰实施单双号限行、择机收取拥堵费等措施。同时,政府承诺未来5年不再增加公车。
    收拥堵费是个老话题。政协委员、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都提议过,交通规划专家陆化普还建议尽快开征。尽管“择机”不是“现在开始”,但是政府把收拥堵费提上议事日程也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拥堵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汽车消费需求,让部分私家车主改坐公交,缓解拥堵难题,改善交通状况。但是拥堵费并非解决交通拥堵难题的最佳路径,其负面效应不可小视。全世界除了伦敦、新加坡等少数城市外,收交通拥堵费的城市并不多,也并非国际惯例。而且伦敦收拥堵费是建立在公交系统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如果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发达、便捷,如果不进行科学论证,盲目复制拥堵费经验可能会造成南橘北枳的局面。何况,北京施行的限行措施,已经给私家车主带来不便。车主已经缴纳购置税、车船税、燃油税等税费,再向他们收拥堵费,法理依据并不充分。
    再者,公车的拥堵费由政府埋单,公仆不会心疼花了公家的钱。大款们要的就是款爷的气派与形象,他们也不会在乎交拥堵费,所以拥堵费的治堵作用比较有限。收取拥堵费,客观上会加重普通工薪车主的经济负担,剥夺部分人改善出行质量的权利、选择出行方式的自由。不仅不利于促进汽车消费,还会让交通消费变得精英化、富人化,人为扩大民众交通权利的贫富差别。
    在公车改革步履维艰、私家车快速发展的今天,到底用什么方式出行,是民众的自主权利,大道理再多,私家车如何使用是公民个人的事,有车族驾车尽管造成交通拥堵,但也给自己带来了生活便利,收取拥堵费,似有公权干预私权的意味。如果多数人认为“开车”比“不开车”好处多,拥堵费这个经济杠杆未必能解决拥堵的实质性问题。
    在我看来,要真正解决交通拥堵难题,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在拥堵的根源上做文章,让人体会到“不开车”的好处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一方面依赖于城市坚持营造公交优先的社会氛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与舒适度,降低公交票价,让民众切实感受到公交经济实惠、效率高的优点。另一方面,城市应该重视自行车族与步行者的权利,让人切实感受到“不开车”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做出表率,减少公车,引导“不开车”的交通潮流。公车过多不仅不利环保,增加交通压力,而且容易造成腐败浪费,损伤政府公信。减少公车数量与使用频率,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减轻纳税人负担的路径。
    北京市承诺不增加公车,并不意味着现有公车数量就是合理的。从一些地方封存部分公车的经验看,减少部分公车可以满足工作需要。各公车单位可以参照“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比例,减少公车,引导交通潮流。这或许比“不增加公车”和收取拥堵费更有说服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征收“拥堵费”需学习国外经验教训 2010-12-14
· 拥堵费并非解决交通压力的灵丹妙药 2010-11-11
· 拥堵费未必能减轻交通压力 2010-11-11
· 拥堵费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 2010-10-08
· 收拥堵费不符合中国“车情” 2010-05-2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思想]孙兆东: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