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报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有两点:一是预测明年房价稳中有降;二是测算出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率,对2010年9月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宅集中成交价的对比分析发现,普通商品住房平均房价泡沫为29.5%,其中有7个城市泡沫成分占实际价格比例在50%以上,福州、杭州、南宁、青岛、天津、兰州、石家庄位列全国泡沫最严重的城市之列。
有意思的是,12月7日同是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也有两个结论比较醒目:一是认为2010年中国房价上涨幅度为15%,但2011年房价很有可能报复性反弹;二是用房价收入比衡量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认为,今年全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是8.76,比去年上升了0.46,相当于普通城镇居民家庭8.76年不吃不喝可买一套房,蓝皮书由此判定,目前中国85%的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房价上涨速度仍然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同是社科院的报告,对于明年的房价,一个认为稳中有降,一个却认为可能报复性反弹。考虑到房价问题的复杂性,这种预测其实很难说谁对谁错,但两个报告都承认,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大到很危险的程度。一个认为平均泡沫已经到了30%左右,而另一个认为85%的家庭买不起房子。都认为房地产泡沫很大,但都不敢轻易对房价的下跌给予果断的预测,这就是中国式泡沫的最大特色。笔者认为,如果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塑料做的,日本的是羊皮做的,则很显然,中国的泡沫很可能是用全球最坚固的皮质做的,任凭你吹的再大,其依然具有绝对的坚韧性。之所以坚固,当然不是说中国房地产泡沫不受经济规律的制约,而是说制约房价的因素很多都并非经济因素。
比如,今年,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房地产新政的打击下,房价的坚挺超乎想象。事实上,自4月17日,国务院“十号文”出台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调控效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各种利益导致的政策乏力所致。无论是4月17日的“十号文”,还是9月29日有关部委出台的第二波调控政策,严厉程度实属罕见,但对于未来的执行力,大家依旧信心不足。两点可以明证:一是国土资源部明确表示,今年要对土地执法进行问责,但到现在依旧不见问责的一点迹象;二是国资委明确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但迄今进展非常缓慢。如果该问责的不问责,出台再严厉的政策,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即使如此,对于明年的房价,笔者倒认为,尽管让房价大幅下跌看来很难,但报复性反弹的可能不大,货币开始收紧,“十二五”开始产业转型的起航,都不容房地产泡沫继续绑架经济,特别是,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计划,更是有可能成为抑制房价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