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多评论 |
|
|
叶檀:政策不会过分紧缩 |
每日经济新闻 2010-12-7 |
货币政策不会铁板一块,会随着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不断进行调整。 |
唐福勇:“稳”的背后有多少文章 |
中国经济时报 2010-12-7 |
从适度宽松重回“稳健”基调,对未来尤其是明年的货币政策实施而言,却有着些许可能变化。 |
温建宁:货币管理回归常态必然逻辑 |
上海证券报 2010-12-6 |
某种程度上,货币调节政策被打上了周期性的烙印,伴随着经济调整转型的周期性低谷,货币政策开启了副周期之门。 |
陈和午:明年货币政策明稳实紧 |
证券时报 2010-12-6 |
加大货币紧缩将是不可避免,与2009年在保增长目标之下货币政策名义上“适度宽松”实际操作中“极度宽松”的做法正好相反。 | |
|
|
|
|
|
视
频 |
|
|
|
|
|
|
|
|
微博评论 |
|
|
· 郭田勇 |
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也意味着价格型工具的使用空间加大。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相对较高,利率较低以及加息预期增强又使央票发行遇阻,这说明数量型工具操作空间已然不大。相比之下,价格型工具的作用凸显,而且,通过价格型工具的使用方可打开数量型工具作用发挥的空间。 |
· 董少鹏 |
中央已明确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符合预期,但同时,这种回归并不意味着2011年货币投放大幅度收缩,我预计仍在70000亿元左右。股市仍然具有相对充裕的流动性支持。 |
· 网友“蜂巢投资” |
2011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处的经济环境与2004年差不多。在2011年之前的信贷和货币快速增长,2004年之前也一样。2004年有煤电油运瓶颈,而2011年有产能过剩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 |
|
|
| | |
|
|
|
易宪容:让非常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本涵义就是要让非常时期的非常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非是银行信贷的全面收紧,并让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如1998年-2007年)。既要管理好泛滥流动性,也要以信贷促经济增长,及以信贷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及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详细] |
|
|
巴曙松:预计明年上半年货币收缩力度较大 |
货币收缩的节奏会相对谨慎,保持一个渐近的步伐,而且由于2011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较大,经济上行的动力相对较足,因此,预计2011年上半年的货币收缩力度相对较大。[详细] |
|
左晓蕾:政策稳健比紧缩与宽松更难拿捏 |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宽松货币政策的尺度拿捏并不容易;紧缩货币政策的时点也很难把握。实施既不“紧缩”又不“宽松”的“稳健”货币政策,就是要在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求货币政策的平衡,那当然是更不容易。[详细] | |
|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是关键 |
|
|
|
陆前进:货币政策工具须尽快适应政策转向 |
稳健货币政策介于从紧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之间,而除了抗通胀以外,我国经济眼下还面临保增长和调结构的重任,笔者因此认为,货币政策工具如何适应政策从宽松到稳健的转向,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换言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必须适应经济的变化。[详细] |
|
|
高鹤君:货币政策调整期待“精细化操作” |
当前的货币政策正面临“两难”的选择:既要“保增长”,又要“防通胀”,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势必做出选择。笔者以为,在此情况下,可取的“两全之策”只能是“精细化操作”。[详细] |
|
王勇:明年稳健货币政策的四大着力点 |
稳健货币政策有四个着力点:首先,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其二,有针对性地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其三,切实执行金融稳定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其四,为促进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详细] | |
|
仅靠稳健货币政策难以终结通胀 |
|
|
|
李翔:遏制通胀光靠货币政策孤掌难鸣 |
货币管理迈出了走向常态化的一大步。笔者还想补充的是,相对于欧盟和美国,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于,仅仅使用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无法有效遏制通胀,还需要财政政策在遏制通胀中发挥奇兵的作用。[详细] |
|
|
孙立坚:稳定物价还需对症下药 |
面对来自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物价上升的共同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拿出怎样的应对措施?仅靠紧缩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决策部门找到一个组合拳的平衡点、政策导入的最佳时机与合理的实施力度。[详细] |
|
亚夫:是货币问题更是市场问题 |
货币超发固然是个问题,但在目前情况下,更主要的则是市场问题,是市场畸形造成了价格信号的严重失真。现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干扰,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混乱情况。而市场的毛病,仅靠货币政策来治,那是无济于事的。[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