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5日)共有103万人共赴“国考”。2003年第一次国家公务员考试,这个数字仅为8.7万,7年时间,“国考”考生人数已经攀升了12倍,竞争比例也由最初的16∶1,升至63∶1。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数百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仰天长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如今看来,李世民的格局还是小了些。但面对103万矢志“为人民服务”的考生,不知道“国考”的组织者们作何感想。 来的都是“英雄”?不一定。自唐以来,执政者一直面临这样的难题:入彀的并不全是“英雄”,而这一点,考试是无力辨别的。其实,科举发展到考八股文的时候,中国的考试文化已经登峰造极。从八股文这种主客观题统一文体的选择,到一系列制度设计,你还真不能说现在就比祖宗强,毕竟在古代谁要泄露个四级考题,是要冒杀头风险的。如此完善的考试设计,按说选出的人学问是好的,但“英雄”们要不就卡在美人关前,要不就倒在钱财关下。最清廉的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不清廉的就更不堪了。 也许有人会立刻反驳:你有辨别“英雄”与“狗熊”的法子吗?老实说,谁都没有。但走考试的老道路,祖宗早就碰过壁了。当然辩护的理由很多,无非三条:一是充实队伍,二是公正取仕,三是引导就业。充实队伍是个伪命题,因为考试并不能分辨真正的人才,所谓充实队伍就不能成立。公正取仕则有点一厢情愿。公正与否是道德问题,而“英雄”与否则是技术问题,根本无法杜绝“技术”好的人加入“英雄”的行列。而引导就业看上去是政府的一个惠政,但实际上在引导就业的同时,也将社会价值选择引导到一条老路上去了。 从“唯有读书高”到“学而优则仕”,这是一条官本位的老路。古人之所以如此,是执政者提供的选择本就不多。士农工商,士是民之首,商是民之末,何去何从,一目了然。问题是,新世纪的百万学子怎么又走了这条路呢?其实,道理一样,选择似乎也不多。一边泥饭碗,一边金饭碗;一边低工资,一边高福利;一边人人吆喝你,一边人人恭敬你,何去何从,同样一目了然。 只有一种价值取向,社会是危机的。唐太宗是家天下,天下英雄入一门一姓之彀,那是国家治理的需要。现在社会并非如此,一个个争先恐后入彀官本位,那么谁还愿意当群众呢?所以根本问题不在通过考试,辨别谁是英雄,谁是狗熊,而是尽量提供更多的选择,让“英雄”们可以入仕,可以经商,可以务农,可以打工,可以在任何他想做的行业里赢得荣誉。政府的责任就是为每一种选择提供足够的尊严,足够的体面,而不是增加彼此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