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5.2%,环比升0.5个百分点,连续第四个月回升并创7个月来高点。从分项数据来看,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达3.6个百分点,成为助涨PMI的主要因素(《东方早报》12月2日)。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作为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并列的三大重要市场指数,由其所有的市场先行数据性质决定,可以说,一向是人们对市场走向作出相应判断的重要参考数据。而这次11月PMI连续四个月回升并创出7个月来高点,到底应该怎么看,或者说是景气还是通胀?依笔者之见,这无疑应该是一个明确的通胀市场信号。 首先就市场流动性立场看,不得不承认,由国内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由美国推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外汇占款)流动性,已经远远超越国内经济的实际需求,并在一段时间将深度影响国内的物价水平。 具体就以这次11月的PMI数据来说,显而易见,购进价格指数之所成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走高主要影响因素,并使其呈现连续四个月回升并创出7个月来高点的态势,背后原因并非是制造业整体看好日后的市场实质盈利前景,相反恰恰却是源于制造业对市场通胀的预期。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制造业对以后市场物价进一步上涨存在普遍担心,并要回避相关物价上涨风险的影响,才不得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其次以市场投资选择角度看,众所周知,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无论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虽然相关的市场选择大多是独立作出的,可由其追求自身市场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共性特征决定。一旦当其对市场物价走向的判断出现相近或相同认识时,那回避通胀风险就会成为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乃至市场投资行为的不约而同的共同选择。就此意义层面来看,可以说,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连续走高,无疑是市场通胀预期不断强化并“自我实现”的结果。而且就此也显而易见,目前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走高并不是经济景气的反映,而恰恰应当是通胀预期强化及物价走向的市场信号。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反映的只是市场目前的预期和选择,而日后是否会改变,又会有怎样的改变,还得由以后的市场宏观形势与调控政策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