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在我国,不仅没有一座城市有过可以量化的减排历史,还出现了诸多建设低碳城市的怪现状。(《中国青年报》12月1日)
不禁想起,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因直言不讳“甘肃那个千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站典型的形象工程”,结果招来好大一番动静:地方政府包括垄断企业强力反弹,矢口否认,而公众也窥一斑见全豹,对一些地方以低碳之名的超常规、超常识的建设现状有了更新的认识。
就社会发展与环保建设看,“低碳”概念顺应时代潮流,进入地方发展视野乃形势必然。但实际情况却是,“低碳”概念,已被异化为新一轮的投资建设热潮。如,就“低碳”建设问题,一些地方领导言必谈光伏产业。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总产能超过23万吨。一些专家对光伏产能的快速扩张表示出过剩的隐忧,但这并未阻遏业已狂热的投资者和地方政绩驱动力量。
就光伏产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金兵更担心的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95%的原材料需要进口,95%的太阳能电池则是出口。太阳能被称为最大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但其重要原料多晶硅的生产业态却是高污染的,且中国多数多晶硅企业环保不完全达标”。(《瞭望周刊》11月8日)李金兵将光伏产业这种把碳排放与污染留在国内的现象,概括为“嵌入式碳排放”,并认为,这种嵌入式碳排放会“进一步约束国内碳排放量的空间,导致在国际低碳经济与政治层面上处于被动局面”,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不得不置身于这种碳排放之中。
另一个问题是,“低碳”这一关键词,实际扮演着地方“制造”新的投资亮点,延续投资式经济增长路径的驱动角色。也不仅仅是“低碳”,几乎每隔三两年,社会上总会传出一些如同“低碳”这样的发展关键词,如国际大都市、园林城市等,每换一个主题,便少不了一番理直气壮地折腾。表面上看,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喜人建设景象,GDP也噌噌地往上蹿,实际上“短命”建筑屡见不鲜,社会存量财富增长缓慢,尤其是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内需久提难振。
作为同样遭受过“二战”劫难的国家,日本仅用25年便跃入发达国家行列,而韩国人均GDP则在1995年首度突破10000美元大关。改革开放30年,虽然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截至2009年底,我国人均GDP仍未突破4000美元。这就难免引人深思:我国经济历经30多年的高速发展,理应创造出的巨大存量财富到底是高效地流向了社会,还是被大量重复建设、低效建设等消耗浪费?
经济发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反复折腾。需要紧跟时代节拍,而不是霸王硬上弓,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社会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即遵循科学规律,满足人文需要,无论是力推“低碳城市”还是其他发展思路,只不过是城市综合发展必须重视的发展要素,绝非集中所有力量,一时缔造的耀眼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