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洪:美元泛滥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独家专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
2010-11-30   作者:田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美联储宣布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后,引起国际社会普遍不满。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开动印钞机的做法,使得其他各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新的挑战。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究竟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

  美元流动性泛滥 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问:由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流动性泛滥和美元对世界各主要货币贬值,从而导致了近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裴长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油价强劲反弹,2010年9月30日收于79.97美元/桶,且月底单周涨幅创2个月来最大。由于美国政府主动贬值美元,迈入10月后,油价始终保持高位震荡态势。
  国际玉米价格也大幅上涨。9月份国际玉米价格整体上处于上升态势。美国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为198.24美元/吨(8月份172.44美元/吨),环比上涨15.0%,同比上涨32.2%;阿根廷玉米平均离岸价为225.75美元/吨(8月份195美元/吨),环比上涨15.8%,同比上涨39.4%。国际玉米价格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美元走低提振了玉米市场的人气。第二、美国玉米单产令人失望,从而支持玉米价格。
  国际小麦价格持续飙升。9月份美国硬红小麦价格从8月份的267.75美元/吨上涨到303.75美元/吨,环比上涨13.4%,同比上涨51.3%。国际小麦价格上涨原因除了全球天气问题外,主要是因为邻池大豆和玉米飙升,给小麦提供了比价的支撑。
  基本金属价格纷纷上扬。9月底,美元连续探底,9月29日美元以大跌至78.62点触及7个月低位。这刺激铜价一路冲高,从7700美元/吨附近涨至5个月高位触及8000美元/吨大关。伦铝开始大幅上扬,冲高大涨至5个月高位2340美元/吨附近。月末,伦锌与其他金属一起普涨,触及2284.75美元/吨,创5个月以来新高。

  新兴市场通胀空前 各国调控面临挑战

  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带来什么影响?
  裴长洪:以中国为例,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提高3.6%,其中2/3来自食品价格的上涨,其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近期国际食品价格上涨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引起中国消费价格指数上扬和食品价格大幅度上升,通货膨胀预期空前增强。
  同时,由于美国实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或称热钱)加速涌入新兴市场。2010年第三季度,共计115亿美元外资流向印度、印尼、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泰国和越南等地的股市,是2010年第二季度20亿美元净流入的5倍还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也透露,海外投资者已将450亿美元投入印度、韩国和亚洲其他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通货膨胀预期空前上涨,各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新的挑战。热钱大量流入中国,不仅给中国的外汇管理造成困难,而且直接加大了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间接推升了国内物价,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收缩措施,大大压缩了中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空间,加大了调控难度。
  日本政府被迫于9月15日通过抛售日元买进美元直接干预日元汇率,印度、泰国、韩国开始干预汇市。10月19日巴西宣布采取措施减缓雷亚尔的升值趋势,同时表示可能会被迫进一步采取其他措施来干预汇率。澳大利亚和印度央行纷纷上调基准利率。中国外汇管理局也加强了对违反规定流入的外汇进行查处和监管。
  尽管10月22日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承诺减少汇率过度和无序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避免采取竞争性贬值措施,但各国的货币和汇率政策都已被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逼上了偏离市场经济的方向,走上由政府频繁干预市场的非正常时期的非正常轨道。这对一贯宣扬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发展中国家陷入“三难” 世界各国加强协调

  问:是否可以说,增长较快的发展中经济体已被逼上“三难”境地,即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与独立的货币政策难以兼顾?
  裴长洪:是这样的。目前,经济增长较快的经济体大多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要阻止本币过快升值而削弱出口竞争力,就必须在控制资本流动和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作出抉择。
  从货币政策来看,如果追随发达国家降息,就会进一步扩大国内流动性,助长资产价格泡沫和提升通胀水平,这与实际宏观调控需要背道而驰;如果升息,则会扩大与发达国家的息差,助长国际资本流入并提高本币升值预期,同样不可取;如果干预汇市则会扩大基础货币投放,与降息效果相似。控制资本流动可能在短期内维持汇率稳定,但这将强化本币升值预期,也非长久之计。
  面对这一复杂形势,世界各国应加强协调,强烈要求美国对世界经济复苏承担自己的责任,而当务之急,就是应尽力保持美元汇率的稳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