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不少国人被几根“棒子”所指挥。恢复高考以后的二十年里,高考是不少人尤其是农村人和社会低层人的几乎唯一的出路,是他们“跳龙门”和提升社会阶层的踏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让我们记忆犹新。只是在近年来无权无势无关系的许多大学生沦为失业者和“蚁族”以后,这个“高考指挥棒”才不灵了。 还有一个棒子是GDP。这是近20年来指挥中国官场的一个大棒子。GDP成了政绩工程的一个大标志,为了GDP,一些官员和地方可以搞强拆,可以不顾环境,也不管有没有注水。 这几天看到一篇财经评论,说是投资领域可能迎来一个新棒子。根据《那些关于通胀的胡说八道》一文的分析,有关中国的CPI成分“大概有几十种商品。如果这些商品价格上涨了,就说CPI上涨了。如果这些商品价格没有上涨,就说CPI没变,自然也就没有通胀”、“就算列入CPI的商品价格发生波动,政府也可以通过价格管制,压低这些商品的名义价格。因此,如果某商品被列入CPI清单,建议企业家投资时一定要谨慎。这种商品的价格随时有受到政府管制的危险。投资躲开CPI,是在中国创业的一个秘笈”。 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有关部门采用“驼鸟心态”来对待CPI。但是这样的分析却不是空穴来风,一是目前公布的CPI数据远远低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二是CPI构成篮子不透明。除此之外,房屋价格没有进入CPI指数、今年有一些农产品的经销商被以囤积居奇和哄抬价格的名义罚款,以及最近频繁出台行政性措施管制物价等等,倒都是事实。所以,引发人们对于投资领域回避CPI的构成指数的种种议论是正常的。 如果真的引起投资领域回避CPI成分商品的举动,那些炒作资金,将会通过各种神通了解CPI构成的具体商品目录,然后炒作篮子外的商品。那么会出现两个现象,一个是公布的CPI可能涨幅平缓,一个是老百姓将承受非常高的通货膨胀。 因此,要避免这个现象出现,统计部门要把CPI的具体成分及其采样的具体商品目录公布于众,让老百姓了解和评判CPI指数的合理性。只有公开了,得到了监督和批判,CPI构成体系才会合理和大众化。调控部门也要少用行政性的管制物价的临时措施,而多使用合理的经济手段。比如,如果是钞票发得太多导致了通货膨胀,那么就要考虑升息和关上货币的闸门,临时管制物价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不管CPI构成的成分商品会不会成为一些炒作资金的指挥棒,都应该成为有关部门的指挥棒。在这个棒子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能够将CPI体系设计得更合理,把其成分公之于众,并且使用合理的经济手段来控制物价,那就是把一根坏棒子变成了好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