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迎来一周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4.7%,超过同期中国外贸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双方的投资合作也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及东盟组织的关系均积极发展,中国作为合作者的形象逐渐为东南亚国家接受,并不断得到强化。其间发生了三件里程碑式的事件:一是1991年中国与所有东南亚国家建交或复交,并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展现出崭新形象;二是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与东南亚国家同舟共济的无私表现,赢得东南亚国家对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认同;三是中国与东盟在10+1和10+3的框架中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创造性合作,如中国第一个与东盟谈判建立自贸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3年又确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出现了一些变化,在一些问题上还形成了美国介入的复杂形势。 但总体看来,中国在迅速发展时业已塑造的对外形象和对外政策是被东盟国家所接受的。东盟能够以比较积极的姿态应对中国的发展。东南亚地区过去曾出现某些“中国威胁论”,如冷战结束后出现的“中国填补真空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出现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以及世纪交替时出现的“中国经济威胁论”等。尽管有些西方专家认为,“中国威胁论”是制约中国与东盟关系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事实上这一论调从未在根本上制约双方关系的发展。 首先,“中国威胁论”只是一种论调,而不是事实,因而不可能影响中国与东盟主流良性关系的发展。其次,每次“中国威胁论”出现之后,非但没有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反而出现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进展。 未来几年,中国在坚持合作共赢的同时,仍需通过日益成熟的传统外交,以及蓬勃兴起的公共外交,加强在东南亚的形象塑造,在继续保持“合作者”形象的基础上,致力于塑造“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