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沈晚报》报道,为缓解柴油供应的紧张局面,中石化将压缩出口增加进口,并规定下属企业每增产一吨柴油,总部将奖励一千元。中石化方面称此举已产生积极效果,预计本月将增产至少30万吨柴油。 每增产一吨柴油奖励一千元,这个月增产“至少30万吨”就要奖励“至少三亿元”,而这笔钱又出自中石化总部,作为具有垄断性质的中石化,显然不会最终为这笔巨额奖金埋单,自然,埋单的人还是柴油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在目前严重的“柴油荒”面前,负有巨大社会责任的垄断国企,不采取奖励政策,难道柴油就不能增产,就不能“产生积极效果”吗? 对于国内罕见而备受公众诟病的“柴油荒”,中石化也发文称,“囤油待涨”、“季节因素”、“运输因素”、“节能减排”都导致了“柴油荒”。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终于承认了此次柴油荒背后有“囤油待涨”的原因。而“季节因素”、“运输因素”、“节能减排”等所谓的原因,显然是在忽悠公众。 据了解,今年前九个月成品油产量增幅明显,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消化库存,完成季度销售任务,拼命加大出口,不断向商务部申请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甚至不惜低价出口。甚至在国内“柴油荒”不断加剧的10月份,我国柴油出口依旧没有减少。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0月国内柴油出口并未有显著下降(出口量36万吨),与9月份出口36.81万吨基本持平,只不过进口量增加了25万吨,达到40万吨。一边是国内严重的“柴油荒”,一边还不减少出口产量,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和获得出口的利润。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行为之所以一再被公众诟病,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总想利用石油市场的垄断体制从中获利。当前试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有“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相应规定,两大油企就利用这一规定,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快到国内规定的调价预期前,不断利用垄断地位对国内成品油进行“销量掌控”,便能让本来过剩的柴油发生“不足之荒”,然后从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中获取巨额利润或坐等消费者“抢油”。 作为具有垄断性质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享受着国企巨额利润,却从来没有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回报纳税人及消费者。反而,为了保持足够的福利空间不断利用政策漏洞千方百计从国家和消费者身上“揩油”(目前采取的奖励柴油增产政策能“产生积极效果”,背后还是逐利冲动),而这一切的底气全在于其独有的垄断地位,看来要真正解决柴油荒,还应该从改革行业垄断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