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涨”声中,10月的CPI数据如脱缰野马,同比涨幅达4.4%,年内首次突破4%,创25个月新高。而相对于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直观感受,这个数据仍显得太过“温柔”。CPI与居民感受不合拍,社会各界对CPI人为低估的质疑声再次增多。在我国,居民对CPI科学性和真实性的质疑由来已久,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及时反映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每5年调整一次“篮子商品”,每年根据城乡居民消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调整一次权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初的公布,2009年食品类在CPI中的权重为32.79%,居住类的权重为14.69%,自有住房购买不计入指数。正是因为各项构成权重的巨大差异,使得物价指数越来越呈现出结构性上涨态势。房价“火爆”时,CPI却“冷静”,粮价、菜价上涨时,引领CPI屡创新高,但仍然经常低于居民的真实生活感受。
之所以造成统计数据与居民生活感受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得CPI数据屡受质疑,一方面是由于统计指标的不完善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多层次性。由于CPI是对全国范围内居民消费情况的衡量,它是经过加权计算后得出的综合平均数。在这个平均数下,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不管上涨还是下跌,都囊括其中;各个居民阶层,不管高收入还是低收入,都纳入统计;各个区域,不管发达还是落后,都进行核算。但是,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在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物价波动给他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尽管数据构成的权重分配有侧重,但也有“大而化之”的嫌疑,平均数“削峰填谷”,往往使低收入阶层“被平均”,真实情况被掩盖。因此,一个综合的CPI指标难以全面反映各个收入阶层的真实生活成本和心理感受。
每月11日定时公布的CPI,老百姓对其的评判往往就是拿自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去做对比,当统计数据与自身感受出现明显反差时,他们大多会选择相信后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时,对CPI数据的普遍猜疑,无疑会放大社会对通胀的恐慌,加大通胀预期管理的难度。通胀预期会影响各类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尤其是居民的消费以及投资,所以使
CPI数据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真实感受,成为未来CPI编制改革的重点。此外,CPI对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度量经济发展的最敏感指标,如果统计数据不能提供准确参考,必然会使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CPI的统计方法以及发布惯例,已经与现实生活产生脱节,改革调整势在必行。
我国CPI编制将于2011年迎来一个新的权重周期。针对目前我国消费品类权重过高、服务类权重过低,食品类权重过高、居住类权重过低的问题,应当对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权重进行适当调整。据国家统计局官员透露,明年将启动新的权重方案,其中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类的权重将上升,食品类权重将下降。这一方面可以真实地反映居民消费情况,另一方面也利于更好地与发达国家接轨,便于国际比较。同时要在统计方法和过程上进行改进,完善样本数据,增加透明度,减轻社会对统计数据的猜疑。
由于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消费支出权重有较大差异。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官方通常区分不同目标人群,报告多种形式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例如,美国劳动统计局除了报告总体的CPI指数,还报告工薪阶层的CPI
指数(CPI-W);香港则根据收入低、中、高层次,在综合价格指数外,还分别公布CPI(A)、CPI(B)、CPI(C)三类指数。目前,北京等省市在定期发布综合CPI数据的同时,已经发布低收入阶层CPI,并且按收入分层细化的价格指数也在研究当中。
我国CPI也应逐步按照居民的不同收入水平分层编制,以减少该指数和居民对物价变动感受的差距。按照居民的不同收入水平分层编制CPI,再在分层CPI的基础上,编制一个综合的CPI,构成一个立体CPI数据体系。这样既可以反映总体消费价格变动趋势,也可以反映各收入阶层的差异化情况,不仅使各阶层能够更加准确看待自身所处的经济环境,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