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6%,环比上涨0.2%。虽然涨幅较7月份的10.3%有所回落,但对于中央频出的新政而言,说明新政虽然使各地楼市的成交持续回落,但并未能遏制房价上涨势头,相反,是市场上仍然在不断上演“疯狂”。 11月1日,广州土地拍卖会上又出地王,深业南方以22.1亿元购得白云区金沙州B3702A-06地块。而10月最后一周的土地大战,也频频出现在各大城市。宁波宝庆寺3号—2地块,也以每平米13384元的价格,当之无愧地成为宁波江北区的新单价地王。上海辉旭集团以193%的溢价率获得了工业园富力东侧地块…… 新浪乐居监测的数据显示:截止10月29日,广州50个在售指标性楼盘中,六成楼盘依旧在涨价,持平的楼盘有14个,只有4个楼盘价格略跌。 可以说,在目前的中国,没有什么比房价的涨幅快了。房价的涨价速度已经超过了GDP、超过了居民收入,成为了一匹桀骜不驯的脱缰的马。 之所以称其为脱缰的马,还因为其不仅仅在一、二线城市疯狂,而且已经延伸到了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地区。 为什么新政频出,却打压不了房价呢?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问题。 从新地王频现的现象中,可以看出,导致房价上涨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地价,也就是说,地价成为了房价上涨的最重要推手。而地价是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的,那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抬高地价呢? 说白了,宏观调控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卖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独家垄断了土地供给。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农民的土地,再转手高价卖给开发商,稳定地获取了巨额收益。甚至土地收益已经占到其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显示,整个1~9月份,全国土地市场表现火爆,包括广州在内的30个城市前三个季度累计卖地8922.8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292.48亿元相比,增长了68.59%,而增幅超过100%的就有14个城市。如图所示: 做大土地财政,不仅可以提升GDP,也可以使地方财政活得滋润。这是利益分配的重要一方。 利益分配的另一方是银行,它们控制着楼市产业链的资金资源。所以一方面向房地产开发商放贷,另一方面,又向购买者提供贷款,坐享丰厚收益。 利益分配的第三方是房地产开发商,他们虽然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角,却也是地方政府和银行悉心呵护下的怪胎。地方政府要搞土地财政,有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招牌,有改善百姓住房愿望的理由;商业银行则在资金上默契配合,由此,这样的怡胎也就不怪了。 而之所以称其为“怡胎”,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房价其实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一种投资或投机工具。这也是利益分配链中的又一方——投资者与投机者。他们买房子并不是要住,而是为了赚钱。所以,高房价并不是问题,而恰恰是他们获利的一种手段。 回到主题,房屋真正的消费者却是整个链条中的受害者。他们要为市场的疯狂买单,他们要为暴利的房价付费,他们是楼市利益再分配中的买单人。他们虽然人数众多,却没有任何资源,也没有影响力。地方政府可以损害原住民的利益,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土地资源获取暴利,商业银行可以不顾自住房消费者以及储户的利益,通过对资金资源的掌控权获益。在这条利益再分配的链条上,房子变成了利益载体,或者说是一种工具,它改变了房子应有的属性,由此极易导致通胀。 为此,我认为,房价确实不能再涨了。要限制房价上涨,我认为楼市新政应该从根本上去开刀。 第一,稳定地价。最起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要让地价稳定在一个价格上不动。否则,地价上涨,再加上其它原材料的上涨,房价很难下来。 第二,限制房价,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行大力度的整顿和调控。 第三,降低开发商的利润,使其利润率回归到合理的水平。 第四,参照欧洲国家的做法,由政府建廉租/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