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马路上跑的公交大巴约有50万台,出租车约有120万台,按一台公交大巴耗油量相当于30台私家车、一台出租车油耗相当于10台私家车计算,如果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完全实现电动化,相当于节省了2700万台私家车的油耗,减排效果更是相当于3254万台私家车实现零排放……
这样的计算方法,在谈论电动汽车的美好前景时,经常能听到。但是,你是否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算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零污染”,目前用来驱动电动车的电,难道也是百分之百清洁的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数据表明,目前,大众高尔夫电动车每公里消耗的电力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欧洲平均水平是88克,核电比重较低的德国是120克左右,煤电占比70%以上的中国大约在140克左右。而目前在中国出售的搭载1.4升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的高尔夫轿车,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只有115克。
显然,如果考虑前端污染,目前在很多国家使用纯电动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还不如高效汽油车更环保。此外,目前中国电厂多采用高硫煤,如果考虑到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动力电池制作和报废回收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电动车的所谓“零污染”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揭露纯电动车“零污染”的“谎言”,并不是反对电动汽车。用发展的眼光看,到2050年左右,受控核聚变有望实现商业化运营,人类有可能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电能。届时,远距离行驶选择增程型电动车或燃料电池车,市内行驶选择纯电动汽车,将成为现实。因此,确定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我国“十二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计划在未来10年里,由中央财政拿出超过1000亿元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体现了政府的高瞻远瞩。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中央财政千亿元资金支持,尤其是对纯电动车补贴6万元的政策,在行业内引发了一系列“乱象”——有的企业以上电动车为名“跑马圈地”;有的打着自主创新的幌子争抢补贴,核心技术却买自国外;有的忽视甚至放弃了传统动力总成的研发,声称要一步跨越到纯电动时代……
绝不允许汽车行业像彩电一样,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再度落后,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必须看到,与液晶电视迅速取代CRT(晶体管)电视不同,电动汽车完全取代传统汽车,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必须要克服动力电池比能量低、成本高企、基础设施不完善三大难题。因此,行业内普遍认为,传统内燃机还有至少30年的市场空间。而传统动力总成的优化、车身轻量化技术等,依然是车企节能减排的重心。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喻成一个大步行走的人,那么,电动汽车是那条迈出去力争跨越的腿,传统汽车的优化就是另一条“支撑腿”。新能源汽车应“两条腿走路”,我们切不可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