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11月以来,CPI已连续11个月上涨,并且已有8个月持续出现存款负利率现象,尤其是自今年11月3日美国推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应声而涨,中国物价更是火上浇油,几乎所有涉及资源类、农产品类原材料采购的产品全面涨价,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近期欧盟成员国再次爆发债务危机,美元忽上忽下,国际金融形势加剧动荡,如此糟糕的国内外形势下,哪来真正的大牛市一说?即便人造所谓的牛市,也只是短命行情。
众所周知,终结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那一轮世界大牛市,是整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00多个月的结果;同样,终结于2007年底的那一轮世界大牛市,也是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长期致力于经济刺激与扩张的结果;试问2008——2009年刚刚过去的世界性金融大危机,难道它们的伤痛已奇迹般全愈、真身复活?元气大伤后,一年就能造出大牛市?假的!如果滥发美元就能造牛,要么短命,要么更危险!
从中国目前国内形势分析,也可发现许多异常复杂化的经济窘境:
|
(一)美元强行贬值,两条路径致使中国被迫“输入”通货膨胀 |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动机,就是要强行贬值美元。美元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必然暴涨,如黄金、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小麦、大豆等,而中国正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同时又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将会通过铁矿石与石油等产品进口传入中国,而国内以原油为主的能源价格及钢铁价格就会上涨,进而带动下游相关产品价格上涨。
另一条路径:美元强行贬值,而人民币却要维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我们的唯一选择是,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必须将大量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收储进来,同时投放等量的人民币,一方面外汇储备被迫直线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币被迫超量投放,这就是我们被迫“输入”通货膨胀的第二条路径。
|
(二)事实上的人民币升值,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型企业日子更加艰难 |
2005年7月21日第一次“人民币汇改”启动。2005年7月—2008年7月间,人民币对美元“爬行盯住”,从汇改前的8.27上升了20%多,随后稳定在6.83左右,直至今年6月第二次“人民币汇改”重启。
今年6月19日,央行开始启动第二次“人民币汇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8275出发,启动新一轮升值征程,五个月后,11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239元,创下自第一次“人民币汇改”以来新高。不过,西方国家仍在不断加码,要求人民币加大升值步伐。
事实上,自第二次“人民币汇改”以来,加工出口型企业,尤其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它们再次开始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与威胁,一些企业手中拿着订单被迫生产,亏损出口,人民币每升值一个基点(BP),对应的加工出口型企业就要硬生生地亏损相应的百分点。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的背景下,几乎所有加工出口型企业都会战战兢兢,它们始终都在犹豫:我们是让掉市场,还是舍弃利润?其中,无论哪一个选择,对它们来说都是十分痛苦的。
前两日,央行公开认定“中国超发货币43万亿”的说法无依据,同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也站出来辟谣:房贷并未叫停,而且房企不差钱!
无论中国是否存在超发天量货币的事实,也不管房企是否差钱,但笔者认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现在的确很“差钱”。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2010年9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已经突破90万亿大关,远超美国银行总资产(10万亿美元),近三年来,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扩张速度是相当惊人的: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底,中国银行业总资产52万亿元,2008年底62万亿元,2009年底飙升至78万亿,如今直奔100万亿大关!其实,大家都知道,银行总资产扩张主要是靠贷款膨胀来实现的,比方,2009年银行总资产增长了16万亿元,其中,银行新增贷款就占10万亿元。
然而,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0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69亿元,同比少增112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减少7003亿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877亿元,同比多增334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656亿元。这显然是存款“搬家”与贷款“扩张”同时并存的矛盾!
很显然,银行不仅存在“贷存比”风险,而且资本充足率始终徘徊在监管部门的“红线”附近。因此,银行“缺钱”,唯一办法就是“再融资”,尤其是上市银行更加便利。
2010年11月3日,中国银行通过配股再融资400多亿元,而且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还发行了可转债400亿元。也就是说,中国银行今年合计融资达800多亿元。
2010年11月5日,建设银行在A股市场通过配股再融资,并将在今年12月底之前完成H股配股计划,预计A+H股再融资超过600亿元。2009年底,建行曾发行次级债券200亿元,如此算来,在一年内,建行再融资将达800亿元。
2010年11月16日,工商银行通过配股再融资,计划融资450亿元,而且在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还发行了可转债250亿元。也就是说,工商银行今年再融资已达700亿元。
至于农业银行,她在今年的A+H股IPO中,总计募资达1700多亿元人民币,折合为221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全球最大IPO。当然,农行暂时还用不着再融资。
四大国有银行“差钱”,那么,非国有银行也“差钱”吗?回答是当然的。如此看来,银行一边很“差钱”,一边却又在过度放贷。这就是中国银行业最大的粗放式经营风险!
|
(四)明年开始的“十二五”规划: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决不是开玩笑! |
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意味着高能耗、高污染的过剩产能,以及无力改造的落后产能,将会面临生存“高成本”代价,利润也将大大摊薄,这是必然的结果。
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意味着我们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民生福利提升,因此,数量扩张型、粗放式经营的GDP高增长,将会大打折扣,GDP增速将会从10%左右降至6——8%,那些纯粹依赖GDP高增长而扩张的传统产业(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将大大放慢脚步。
有人说: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民营企业是生力军。笔者认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只有创新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大发展,才是真正的实质之所在。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创新型产业及服务业,尤其是制造业前后两端的服务业将会越来越受到产业政策重视、扶持和照顾,它们的发展空间将没有极限!
总之,一句话:30年总量扩张、GDP高增长的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需要重新架构新的思路,无论是投资模式、经营模式、抑或是投机模式,都将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切,我们将拭目以待!一个固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结束,意味着一场异常复杂的经济波动有可能发生,这种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