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副产品领跑的高物价让百姓生活捉襟见肘,各地纷纷启动物价补贴机制,如武汉市安排2000万元资金,给低保户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广州市给低保、五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助50元。(据11月18日《人民日报》) 各级政府关怀贫困家庭的生活窘境,体现了责任担当和对群众的温情,值得赞许。 但要看到,本轮物价上涨波及到的是包括中等收入在内的绝大多数公众,政府给低收入家庭发一点补贴是远远不够的。 高物价时代,百姓靠什么跑赢CPI?靠勒紧腰带?一味省吃俭用,生活质量只会每况愈下。抵御高物价的坚实盾牌是开源增收,百姓钱袋子丰盈,就有了战胜高物价的自信与能力。 因此当务之急是,公共部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是调控市场,打击游资炒作、囤积居奇等,抑制物价飞涨。另一手更重要、更迫切,就是增加群众收入。眼下可以做到三件事。 一是降低税费。农副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经历中转、运输、储存、销售等诸多环节,其间涉及的消费税、营业税等,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大大抬高了成本,政府应通过适当减免税费,降低生产或运输成本。 二是提高个税起征点。目前月收入2000元的起征点,已经将部分低收入群众锁定,很不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个税理应将中等收入群体排斥在外,这等于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三是尽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这一话题从专家讨论,到今年两会热议,上上下下已经形成共识,但遗憾的是,目前仍然停留在纸面上,面对高物价阴影的笼罩,应赶紧有所行动,尽快让群众看到涨薪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