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是什么?ICP又是什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聊这两个东西?它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意义?听笔者慢慢道来。 GDP(国内生产总值)您一定不陌生,简单地说,PPP就是一种折算GDP的方法,叫购买力平价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与此相对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汇率法。而ICP就是一种用购买力平价法(PPP)来比较各国GDP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是由联合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牵头搞的。之所以今天聊这个,皆因为国务院批准,我国明年将首次全面参与新一轮世界银行组织的ICP活动,使得我国GDP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这事实上意味着,明年我们将看到一种新的世界GDP排名,与我们以往所熟悉的那一套按汇率法统计出来的排名有着不小的差异。 以往的汇率法,就是简单地将一个国家上个年度的、以本国货币为单位的GDP,用当时的汇率折算成美元,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按这种算法,我们中国今年二季度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前四名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而这个购买力平价法,就要复杂得多,用不严格的简单说法,它就是比较两个国家(比如拿中国和美国来比)的163类有代表性的支出所花的钱。假如说,在美国买一听可乐花50美分,在中国买同样的一听可乐花人民币3元,那么在“可乐”这一项上中美之比就是1:6;买某车型的一辆小汽车,在美国花2万美元,在中国花人民币30万元,那么在该种小汽车这一项上中美之比就是1:15;在美国买一条黄瓜要花1美元,而在中国买同样一条黄瓜则花人民币2角,在“黄瓜”这一项上就成了5:1……依此类推。将各种比值按一定的权重进行平均,得出来的那个比,就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之比,这个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有明显的差异。显然,被统计进来的商品种类越多、越全,这个比率就越精确、越有说服力,最好是把所有的商品都统计进来就绝对精确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PPP也并非一种十分准确的统计方法。好一些的,能统计163类中的500种左右的有代表性商品,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上面所说的购买力平价比较,实际上只是双边的,就是中国与美国的比较。同理,日本、印度、毛里求斯……哪个国家都可以和美国进行双边比较,比较的结果也可以排一个名次。2005年的时候,按国外一些人的计算,中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排在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了,第三名仍是日本,但第四名却是印度。但按照简单的汇率算法,当时的排名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 这种PPP方法,容易使发展中国家的GDP购买力被高估。这倒不是因为有人别有用心,或者是想再弹“中国威胁论”的老调,而是这种方法本身的一种固有的局限性。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以建筑产品、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非贸易品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这些非贸易品的价格一般总是低于国际价格。如果将这部分非贸易品与国际市场上质优价高的商品服务相比较,必然会高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对教育、医疗、房租、工资等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价格机制不甚完善,价格扭曲较为严重,有相当一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偏低。这样也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被高估。 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完全客观、准确的GDP比较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知道,GDP排名,包括人均排名在内,本身并无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自己手里的这点钱能买到多少东西,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可能有人就要问,既然这个PPP方法也不是很准确,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从明年开始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呢?这是因为,虽然抽象的排名没有意义,但这种购买力比较在其他方面有重要意义。比如,它可以评定各国经济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人均实际GDP指数,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别,可以作为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确定贷款项目和会员国缴纳会费的一个重要依据。再比如,它可以为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依据,可以判断一种货币币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还有,就是能够比较客观地估计出老百姓手里的钱可以买到多少东西,从而对物价水平有正确判断。而这,正是与我们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