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 18 期 2010.11.17■■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商务部也表态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目前,国内物价水平持续攀升,已经影响到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并出台调控措施理所应当。但调控手段应尊重市场规律,摒弃计划经济思维。
政府该出手时须出手
 新闻回放
温家宝:国务院正拟定措施 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中国证券报 2010-11-17
   温家宝在广州考察时说,市场供求和物价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国务院正在拟定措施,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他叮嘱地方有关负责人要千方百计保持供货渠道畅通,保证市场供应,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商务部开四“药方”维稳物价
上海证券报 2010-11-17
  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月度例行发布会上表示,除柴油等个别商品外,国内各主要商品的市场供应都是充足的,商务部下一步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发改委:不会草率实施价格管制措施
经济观察网 2010-11-17
  16日晚间,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官员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尽管目前物价涨幅上涨有些超出预期,但是短期内来看,不会草率实施更为严厉的价格管制措施。
 视 频

市民称不想懂得CPI 只望菜价稳定点

 微博评论
· 网友“芯若琉璃”
    超发货币再稳定物价。挺矛盾。
· 网友“李政权”
    我一直比较看衰中国的价格管制。对这次调控的效果拭目以待!
· 网友“冬虫草”
    刚刚看到消息,发改委近期将出招稳定物价,不知道这是不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我怎么有种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呢?物价要限制,房价要限制,但我个人认为这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以我不专业的角度来看,根本是在解决供需问题,而如果是这样,只是短暂的解决,治标不治本,势必引发更大的反弹。
· 网友“雅鲁藏”
    央行还在滥发货币,物价不继续往上涨就见鬼了,工资还没多发,货币都发到哪里去了。最该打的就是垄断企业,一会水涨价,一会油涨价,一会气又要涨价!你们用着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形成的极低成本,反过头来榨取你们父母的血汗!
· 网友“雨中的油纸伞Z”
  稳定物价,才能维稳社会,才能百姓实惠,比涨工资重要!
杨晨:抗通胀不能仅靠老百姓“省”
    港府控制物价有独到之处。香港建立了完备的市场监控机制,一旦某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异常,香港政府就会启动相关调查程序,约见进口商、批发商、交易员及零售业界代表,以确定是否有人操纵价格。一旦确定有人操纵价格,将面临重罚。[详细]
《瞭望》:调控物价是政府的天职
    当前的房价、菜价、食用油和燃油价格都处在上行通道,通胀压力巨大,百姓生活成本上升过快。调控物价,稳定价格,把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管好,是各级各地政府当前突出的大事。[详细]
新京报:中国不应走高物价的发展道路
    物价自2005年开始一路上涨,加上居民收入分配的失衡,如果再以货币超发促经济发展,只会导致收入分配格局的继续恶化。中国要走的,绝不应该是高物价的道路,而应坚持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所言的,努力使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财富中的分配比例。[详细]
直接行政敢于价格非治本之策
刘晓忠:用价格管制治通胀有害无益
    笔者不怀疑这些措施的暂时性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其是否持久和治本,通胀会否以另外的面目出现。回顾古今中外之价格管制史,无数事例证明,任何形式价格和交易管制之举都不是解决通胀的有效之策。这些管制手段,唯一改变的是通胀的脸谱,而非通胀本身。[详细]
郭文婧:价格管制不是常态下的正常措施
  价格管制在导致市场定价失灵的同时,也否定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抑制了生产积极性,这注定了价格管制只能是紧急状态下的紧急措施,不可能成为常态下的正常措施。[详细]
叶檀:限价控制通胀重回计划经济时代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民企效力不够高、工资不够低,而是指挥资源配置制度的整体效率低下。这么多年来,我国的征税成本居高不下、行政开支易涨难收、大学毕业生钻头觅缝想当公务员,足以说明我国整体资源效率不高。[详细]
尊重市场规律 摒弃计划经济思维
辜胜阻:缓解物价上涨需要“两拳出击”
    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详细]
盛大林:韩国应对物价上涨的做法值得借鉴
    韩国的经验就是“双管齐下”:即在政府管制的范围内使用行政手段,而在市场领域则运用市场机制。希望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调控物价的政策时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详细]
亚夫:治理通胀要找准穴位用好力
    怎么样以民为本,从哪里下手来治理通胀、保护老百姓的既有财产和消费积极性了。其实,无外乎从一虚、一实两个方面,采取有保、有压的措施,来治理实体经济特别是消费流通领域里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股市中存在的问题。[详细]

经济参考网综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美编:张小洁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