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令人关注的世界经济大事莫过于美联储宣布采取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对持续低迷的美国经济形势和中期选举的落败,美联储终于再次开动印钞机,此举“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批评和严厉谴责。
|
一、推动美元实质性贬值是美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根本目标 |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后,为了挽救美国经济,避免美国陷入经济大萧条,美联储被迫采取了“定量宽松”的非传统货币政策,购买了总量高达1.7万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为推动美国经济复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今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减缓,失业率居高不下,房产贬值、信贷紧缩的迹象日益凸现。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决定到2011年6月底前再购进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以促进美国经济的更强劲复苏进程。
美联储实施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基于两方面的缘由:一是当前美国基础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根据美联储的声明,美国长期通胀预期保持稳定,但基础通胀最近几个季度趋于走低。换句话说,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在加大。为什么美联储上次量化宽松政策没有引发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呢?原因在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给各大投资银行的资金没有直接投放到市场中,而是作为投资银行的坏账准备金重新存放回美联储,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从而使得投资银行的放贷动力不足,美国短期内出现通货膨胀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美国目前的年度通货膨胀率只有1%左右,远低于美联储非官方2%的通胀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拥有推出第二轮甚至不排除还会有第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二是大幅贬值美元推动出口。奥巴马上台后,雄心勃勃地推出了“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希望以此扭转贸易赤字不断恶化的趋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美国贸易赤字为3807亿美元,降至8年来最低,同比下降45.3%,为1991年以来最大降幅。但是,美国贸易赤字减少并不是因为美国商品出口增加,2009年美国出口额为1.55万亿美元,同比还下降15%。因此,滥发美元必定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对于扩大美国商品的出口、提高就业率是有利的。这是奥巴马总统对“独立的”美联储政策表示支持的重要原因。
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美元的“实质性贬值”,虽然与直接将美元汇率贬值的做法表象不同,但与直接操纵汇率本质相同,都是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倾销,只不过此种货币倾销形式更为巧妙和隐蔽。无论伯南克的企图多么诡秘,正如法国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美国把印刷的6000亿美元注入美国经济,实际上让美元贬值约20%,这个似“打开水龙头”的“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必将使其贴上“好战的美联储”的标签。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起了发达国家的警惕和新兴经济体的担忧,在美元仍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今天,受此政策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中国。作为拥有巨额美元资产的美国最大债权国,美联储在美元信用没有事实性“违约”的情况下,用创造更多货币的方式来抵消外债,无疑会极大地稀释中国的外汇资产,使中国遭受难以避免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这还大大增加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作为利益攸关国,中国理所当然地反对美国不负责任的利已主义行为,坚决应对美国挑起的这场“货币战争”。中国可以选择以下对策:
一是果断停止增持美国国债。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本着互利共赢,推动美国经济早日复苏的原则,基本上保持了增持美国国债的做法。面对美元不断贬值趋势,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经济意义已经不大。中国现在急需考量的是如何说服美国保证持有的美国国债不缩水、经济利益不受损。
二是立即着手准备向WTO起诉美国的政府补贴行为。货币倾销是一种变相的政府补贴,严重损害了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中国应该借此机会,在WTO舞台上建立起全球反对美国货币倾销的同盟军。
三是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适度升值人民币,助推美国物价上涨到合理水平。只有美国的通货膨胀预期越来越强烈,美联储才会考虑回收发行的过量资金,世界经济才能重回正常的发展轨迹。
四是学会利用国际对话平台展开经济谈判。在全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对话渠道日益增多,G20、APEC等国际峰会为中国展开经济诉求提供了机会。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更是成为两国解决和磋商重大问题的平台,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制,将美国货币政策与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统筹考虑,以此取得对美斗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