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制度改革及其他方面的福利制度改革在近20年屡屡引发欧洲社会动荡,有西方学者称之为“福利危机”或“福利终结”。9日,法国宪法委员会通过了退休制度改革法案,为这项法案的最终颁布铺平了道路。这一法案将法定退休年龄由60岁推迟至62岁,全额领取退休金年龄由65岁推迟至67岁。近几个月以来法国国内针对这项法案发起的大罢工虽轰轰烈烈,但最终没能阻止萨科齐的决心。 几个月来,不仅在法国,在欧洲多个国家都多次爆发大规模抗议游行和全国性罢工,导火索正是退休制度改革。今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元区国家在迫使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承诺提高其国民退休年龄之后才应允对其进行救助。为防止重蹈希腊覆辙,一时间,提高退休年龄成为欧洲多国重点推行的改革。 严峻的老龄化是欧洲国家社保体系的共同压力,欧洲各国为拯救社保体系所采取的提高退休年龄措施相差无几,但遇到的阻力大相径庭,并因此而分裂为“两个欧洲”:一个是北欧国家和英国。其提高退休年龄等改革举措虽也引起民众不满,但游行示威时间较短,秩序良好,且最终都能达成某种共识,改革还能进行下去,像瑞典等拥有完善优厚福利制度的国家,甚至可望成为欧洲改革的典范。另一个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其特点是提高退休年龄难以实施,福利改革举步维艰,社会反弹十分强烈,在法国甚至发展到烧车袭警和街头对垒的程度,两届总理为此下台。 这样迥异的反应源自“两个欧洲”不同的福利模式,即统一制度模式和碎片制度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所有欧洲国家的福利制度均为碎片式,即不同行业和群体拥有各自特权的不同养老金和福利制度。二战后,欧洲各国都开始对碎片制度模式进行改革。 北欧国家成功地将碎片整合起来,建立起统一制度。所有社保政策和法定退休年龄全国一致,不存在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攀比,且工会集中度较高,在政府与工会协商时容易达成一致,改革进程较为容易,由改革引发的社会运动较少,即使偶尔发生,也较为温和。在英国,福利制度碎片化留有明显痕迹,福利攀比和改革抵触情绪时常导致“福利骚乱”,但也并不像西欧那么激烈。 西欧大部分国家则原封不动地保留了战前的碎片化制度,改革进程十分艰难,不同制度间的待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法定退休年龄也不尽一致。其实,西欧又因不同的传统和文化分为两部分:一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拉丁文化圈,尤其法国具有悠久的革命运动传统,民众与政府、劳方与资方很少能坐下来通过谈判达成共识;二是其他西欧国家,例如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实行的均为碎片式福利制度,这些国家的民众同样不拥护福利改革,但他们的游行示威基本发生在行业内部,次数较少,最终都能在工会、雇主和政府之间达成三方共识,形成某种妥协。 人口老龄化和退休金赤字加大,是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客观条件。毕竟,谁也不想像希腊一样陷入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