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不一致,G20成员之间的分歧也日益扩大,金融危机期间培育出的凝聚力正在被蚕食,一切似乎都像媒体评论的那样:G20只能共患难、难以共富贵。随着形势的变化,G20关注的议题亦发生了诸多变化。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汇率问题都是G20的一个重要但又棘手的议题,在以往,其针对的首要指责对象,正是人民币。尽管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忙于尽快走出危机的美国和急于重塑信心的欧洲之间的分歧夺走了不少关注度,但欧美之间尽管存在分歧,最终仍能够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找到共同点。彼时,美欧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在敦促中国扩大进口和市场开放方面,也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齐心协力——让中国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贸易争端以及对汇率无休无止的争论。 虽然中国在多伦多峰会前重启汇率改革,随后人民币重新走上升值道路,但在之后的多个重要国际场合上,例如今年10月初的布鲁塞尔亚欧峰会、10月末的全球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IMF及世界银行的年会等等,人民币依旧是众矢之的,遭遇了“群殴”——除了以往常常施压人民币的欧美等老牌经济强国外,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加入讨伐人民币的行列。 但是,这一切随着11月3日美联储开启二次量化宽松政策而出现转折。于是,美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美国,昔日维护秩序的警察似乎一下子变成了世界经济复苏的破坏者。美元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美元,昔日的“绿色黄金”已经变异成人见人躲的“催命符”。联储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联储,昔日备受尊崇的“全球央行”也已被视作“水漫金山”的罪魁祸首。 毋庸置疑,随着QE2的开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本应作为全球经济秩序的倡导者和维护者的美国,一方面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G20成员国对经常账户盈余加以限制,一方面却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再度大肆印钞票、人为地推低美元汇价,无疑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更值得警惕的是,美联储对于QE2能否重振美国经济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巨量投放货币无异于一场豪赌,而这种豪赌,押上的正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 参考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可以认为,新增的流动性不会迅速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金融机构和海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而且有可能为未来美国和全球的通胀失控埋下伏笔。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美国的“弱美元”策略已在全球形成连锁反应,近期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出现集体性大幅升值,引起这些国家政府和货币当局的极大担忧,因为这已影响到了这些国家的出口甚至是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那些强烈依赖出口的国家来说,美元不断贬值带来的经济上的痛苦,已经让人难以承受。 随着中期选举的结束和QE2的出台,美国挟全球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努力已经式微。虽然美国对人民币的施压将会继续,但是在国际层面已经不再具有看点。美国不得人心的举动,促使当前国际间的主要矛盾转变为QE2引发的流动性泛滥对于其他国家的冲击——这使得制衡美元滥发将替代力压人民币升值,成为G20峰会的重要议题。 因此,包括欧盟、中国、俄罗斯以及各新兴市场国家,都开始对美国的巨额量化宽松政策提出质疑。毕竟,如果不能制衡美元的滥发,全球货币和汇率体系还将陷入“无序贬值”的动荡之中,并有可能造成全世界范围的新的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全球经济很难走出动荡和失衡的危局。 为了共同对抗美国的独断专行,中国可以说成了“香饽饽”,在G20峰会前夕,德、法、英等国都希望能和中国沟通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G20峰会上的立场,为“群殴”美元拉帮结派。对此,香港文汇报近日曾发表评论,认为美国与其他G20成员国就经常账户盈余和赤字设限及联储局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等议题闹僵,将会导致峰会充满火药味,更似是一次发达与新兴国家团结起来反击美国的“G19+1”会议。 当然,即使在G20峰会上出现“群殴”美元的情况,也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压力会有所减缓。而且,如果仅凭目前各国“群殴”美元,就断言“美元已经衰落”,难免显得为时过早。但是这起码说明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威信,已经出现裂痕。这将加剧全球货币状况的扭曲,加快“牙买加体系”的崩溃和国际货币秩序的重建。毕竟,不论是实行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实行浮动汇率制的“牙买加体系”,本质都是依靠单一货币充当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器。现在,美元的日渐衰落,使得单一货币充当公共物品的时代正走向尽头,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将由各大货币共同支撑。对此,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亦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新体系,其中需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改革后(市场化)的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