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规模的落定,全球新兴经济体又将迎来6000亿美元资金的进攻。为此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中国可以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应对热钱流入。他说,如果有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入,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将其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会任其泛滥到整个实体经济中去。等到热钱需要撤退时,再将它从池子里放出去。
周小川的“池子”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不少人把这个“池子”与“股票池”联系在了一起。
实际上,中国股市确实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池子”,是一个用来“囤热钱”的好地方。
经过最近几年新股的高速发行,尤其是一批蓝筹公司的发行上市,目前中国股市的规模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家数1997家,总市值27万亿元。股市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资金吞吐量的扩大,目前中国股市完全有能力接纳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即便美联储的6000亿美元全部流进A股市场(相当于4万亿元人民币),也只是相当于股票市值增长15%而已,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股市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快新股发行的方式来接纳热钱,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一直以来,中国股市都被称为“圈钱市”,融资功能是中国股市最擅长的功能,今年前三季度共有404家公司发行A股股票或债券,合计筹资6632亿元。面对热钱的流入,中国股市完全可以加大新股发行力度,来减少热钱对市场的冲击。而且,让更多的公司能够发股上市,这也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此外,热钱进入股市后,管理层完全可以通过国有股的减持来将热钱对股市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程度。2005年中国股市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原本不上市流通的原非流通股,都已转换成了可流通股。不过,出于维护股市稳定的需要,绝大多数的国有股并没有上市流通,而仍然是持有在大股东的手上。目前A股的总市值超过27万亿元,但真正流通的股票市值只有1/3左右。如中石油于11月8日解禁,解禁市值达到1.9万亿,但这1.9万亿市值的股票仍然都持有在大股东中石油集团的手上,并未上市流通。因此,一旦热钱流进股市,国资委完全可以有序地安排国有股减持,从而有效地抵减热钱对股市的冲击。
当然,如果把“囤热钱”的“池子”建在股市里,对于股市来说也是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比如,加剧股市的投机炒作气氛,增加股市的泡沫成分,增加股市的投资风险。一旦有朝一日热钱从股市撤退,必将加剧股市的震荡,给投资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不过,相对于热钱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股市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值得的。只是作为投资者来说,在沐浴股市泡沫之时,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别让自己成为这场泡沫浴的买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