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两家知名互联网企业腾讯和360闹得不可开交,先是口水战,继而展开“贴身肉搏”。腾讯和360之争,折射出诸多话题,诸如用户利益的保障、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互联网行业监管的缺位以及相关法律的滞后等等,引起业内外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然而,以时代精神烛照,“腾3之争”让笔者还触摸到一个包容性发展的问题。
事情总得从利益之争的缘由说起。事发360公布腾讯“窥视用户隐私”的消息。窥视用户隐私?这历来是一触即痛的敏感神经。你如此说我,这还了得?于是腾讯被激怒了。本应采取法律手段回应360的指责以及公众的关注,但腾讯认为走法律程序“时间太长”,担心自己在此间利益受损。腾讯此后的举动是宣称装有360软件的用户不得兼容QQ聊天。此举自然激恼了亿万网民。据报道,对于腾讯和360之争,几天前互联网行业管理部门已经发话,让两个软件互相兼容,各打五十大板。
尽管纷争暂告一段落,但“腾3之争”确实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问题一开始就被忽略。360如此指责腾讯,采用的是合法途径吗?“窥视用户隐私”究竟由谁来举证?举证阶段可不可公之于众?由谁说了算?腾讯究竟有没有窥视用户隐私?也许,弄清上述问题的过程会很长,笔者在此无权也不想搞清楚谁是谁非——因为,那是行业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活儿;也不想说谁的好坏,因为在是非没弄清楚之前,还不能口诛笔伐。只是,有个问题无论如何要先弄清楚想明白,那就是企业包容性增长的问题。
所谓包容性增长,是指一国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包容性发展有很广泛的范畴,往小处说,微观企业的发展,似乎也不容忽视包容性增长。
“腾3之争”后,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述:一个软件生产商肆意决定自己软件的兼容环境,人为排斥其他的软件,是业界前所未有的,即使苹果、微软、雅虎也不敢。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盈利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唯一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作为社会公民的企业,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其中就包括客户责任和伙伴责任。垄断,自然与包容性增长背道而驰。目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善识时务,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多考虑包容性增长的意识和作为。
“腾3之争”也不是孤立的。扯远点,当年的双汇和春都互相攻讦,弄得大家干脆凡河南的火腿肠一概不买。今年7月间,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深陷恶性竞争漩涡,后来发现,原来这是蒙牛公司的高管及其雇用的公关公司启用“网络推手”、“网络水军”损害同行业竞争对手伊利集团的商誉,此番闹剧最终以蒙牛方面涉嫌商业毁谤而收场。
据说,腾讯与360之间,早有积怨,爆发“战争”乃预料之中。因为,这些企业一直不明白如此一个道理:包容性增长除了多方共赢的增长,更应该是良性有序的增长。有位知名经济学家说,市场的逻辑是,你如果要幸福,你首先要使别人幸福,如果别人不幸福,你就不可能幸福。看来,中国企业该补上包容性增长这一课了,那些以邻为壑的企业早该悬崖勒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