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辉村村民庞海宾家遭遇强拆。昨日,负责此次拆迁工作的高新区拆迁办调研员、高新区土地局原副局长王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口出雷语:“你应该报道高新区如何发展,应该报道老百姓是如何为难政府、刁难和敲诈政府,应该报道老百姓如何不配合拆迁,影响回迁房的结症在什么地方!”(《城市晚报》11月3日) 被拆迁户为守护自己的家园与拆迁方进行利益博弈,在一些地方官员眼中竟成了“为难政府、刁难和敲诈政府”,双方对拆迁相去云泥的认识,再次暴露了官民之间两种话语体系的断裂。 在这些高居庙堂的官员的话语体系中,强制拆迁和以暴力手段化解拆迁纠纷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阵痛,必须上升到国计民生的高度予以考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拒不配合拆迁的民众视为“刁民”、“暴民”,反映的不只是这位土地局前副局长的“拆迁观”,而且体现了很多地方官员的“强拆正义”逻辑。正因如此,江西宜黄官员才会喊出“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雷人论调,万载“县令”才会对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高喝“没有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 然而,在广大民众的话语体系中,房子不只是钢筋水泥砌筑的普通建筑,还是遮风避雨、表征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家”。对文化传统中有着安土重迁意识的百姓来说,拆迁是对这种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强行剥夺,也是对一种熟悉的生活形态和社会关系的骤然撕裂。出于一种朴素的生存本能,在接受拆迁和重建家园之前,他们希望有关部门的补偿和安置工作能做到位,保证自己拆迁之后不至于居无定所。如果这些基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当“钉子户”也好,选择自焚也好,只不过是拿起了“弱者最后的武器”。 按照常理,官民之间的两套话语体系并非铁板一块、彼此排斥,在以往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很多建设成就的取得都是基于二者之间的妥协与共识。但是,在拆迁问题上,这两种原本可以对话、可以沟通、可以相互博弈的话语体系,却因为话语权的不对等而表现为尖锐的对立。在为官者眼中,完不成拆迁任务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头顶的官帽,在通往政绩的路上,必须“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而在民众眼中,自己的坚守只不过是为了获取一个公平谈判的机会,但愿不愿意和你谈的决定权并不在自己手上。 官民之间的话语鸿沟不断加深,“尿不进一个壶里”,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从近几年的拆迁纠纷来看,如果不能给民众公平博弈的机会,如果不能及时纾解话语割裂蓄积的张力,强拆完全有可能成为危险的“火药桶”。因此,对这些频出雷语的官员来说,他们不仅仅需要掌握说话的艺术,更要尽快转变目前这种扭曲的拆迁观、发展观、政绩观,尽量弥合与民众话语体系之间的鸿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