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首批上市的个股今天将迎来解禁大潮,市值超过300亿的非流通股转变为流通股,而其中大多是一些赚的盆满钵满的创业投资者。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投资者前期对于创业板之后的走势多持悲观态度,但近半个月来创业板指数的强劲表现,笔者以为,却或许将成为11月创业板个股行情的预演。
投资者对于之前创业板的质疑,主要集中于发行市盈率过高,上市后利润增速不如预期、以及创业板一夜造富等因素之上,而创业板更为严苛的退市制度也成为抑制创业板行情的一大理由。不过,仔细分析一年来的发行情况,除了主板的大盘股之外,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相差并不算大,至于一夜造富,由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发行市盈率普遍抬高,也并非创业板所独有。
可以说,目前影响创业板估值的主要因素,是利润增速不及中小板甚至主板个股。目前中小板一致预期的利润增速为46%,而创业板则仅有39%,但从平均市盈率上看,却是创业板最高,达近70倍。应该看到,今年创业板增速弱于中小板甚至主板,也有着其他客观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创业板上市个股在经过发审时严格筛选后,前三年利润增速多为逐年快速增长,而主板和中小板已上市的个股在去年初的利润基数受经济危机影响,大多为较低水平,由此导致了其上半年利润增速大幅超越创业板个股。此外,受原材料价格大幅的波动影响的公司,在创业板中占比相较中小板和主板公司为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业板的利润增速。当然,创业板前三年的高速增长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利润粉饰,也是市场质疑的焦点,但这种现象应至多只存在于部分个股之中。如此看来,今年创业板利润增速不及中小板和主板,应只是暂时现象。当创业板的样本个股逐步增多之后,一些暂时性的波动因素将会逐步消除,届时其利润增速应会体现出应有的高增长态势。
在证监会3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后,创业板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逐步清晰,从此后发行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公司分类看,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新能源产业相对集中。创业板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板的概率正在大幅提升。在创业板前130家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有120家,占比达92.31%。检视“十二五”规划中的国家鼓励发展产业,多数属于这些产业的企业都将归属于创业板发行的范畴之中,创业板在为这些产业提供资本运作舞台的同时,也将会促进这些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从而为国家的产业战略转型打下坚实基础。而一旦这样的局面出现,创业板作为一个整体,获得更快的利润增速和赢得更为重要的市场地位,也将在情理之中。
创业板指数自6月1日问世以来,表现大幅落后于中小板指数和主板指数,
5个月以来的涨幅仅有6.45%,而同期上证指数、深圳成指、沪深300和中小板指数的涨幅分别达到了15%、31%、22%和31%,创业板未来在涨幅上有着较强的回归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要求。前期压制创业板涨幅的毫无疑问是其原始股东解禁的预期,而在首批上市的创业板非流通股解禁过后,除非遭遇利润大幅下滑至连续负值,或者被发现上市造假等非正常因素,未来两年内这些公司整体上将不会再遭遇到大规模的利空侵袭,如果公司发展前景看好,而资本市场亦有望走高的话,原始股东即便获得解禁资格,也将会寻求更为适合的时间和价格卖出。由此,此次解禁反而有可能成为创业板行情触发的一个重要契机,假如投资者发现创业板解禁压力并不如想像中可怕,一些前期受压而估值较低的创业板个股将可能走出上升行情。
当然,即便如此,也只是对前期走势的修正而已,未来创业板公司能否真正实现其高增长的美好预期,创业板市场能否真正演变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则仍然有赖于上市公司、监管者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