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来,美国人一直以“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自居。但是近年来,无论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和频率,及其挑起的贸易争端或者设置的贸易壁垒,却又以美国居首。 由此看来,美国人倡导的“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对己有利。 在中美汇率问题争端迭起的今天,再次看到一条新闻,称美联储将再次推出刺激政策,并将宣布一个在未来几个月购买价值数千亿美元美国国债的计划。众所周知,当央行购买国债的时候,就是向市场投放货币。向市场投放货币,则意味着增加市场的货币供给,也就会推动本国货币价格走低。 尽管长期以来,美国的财经高官们一直把“强势美元”的口号挂在嘴边,甚至在美元价格大跌的2009年也不例外。事实上,所谓“强势美元”无非是美国人掩耳盗铃的一种说法。其真正的做法,是不断推动美元汇率走低,以便促进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就业。 与所谓“强势美元”和“市场经济”的说法一样,美国人在“自由贸易”的做法也很让人玩味。 在最近一周,已经看到多条新闻,关于美国将对中国的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其中包括有铜管、木地板、铜版纸等多种产品。 任何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严肃探讨,都不可避免地要挑战1817年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著名“比较优势”理论,他的英国呢绒交换葡萄牙红酒的案例为历代的经济学学生所熟知。根据一些外行人士以及太多的职业经济学人士共同认可的一个神话,比较优势理论证实了自由贸易是最优选择: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不论贸易伙伴是否实行了同样的政策。 这种理论,其实是在理想化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旦本国经济出现问题,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会想到通过出口拉动经济,这在美国也不例外。 在失业率高企、经济刺激政策迟迟未能有效提振经济指标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希望通过减少进口,增加出口来挽救经济。 美国经济的问题,实际上是其过度进口,不断向外国出售资产或者欠下债务而累积而成的。与普通家庭一样,卯吃寅粮的日子虽然能够维持一阵子,却不可能无限期延续。而这正是美国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不仅面临着最终崩溃的风险,而且与此同时,美国每出售一美元资产、每承担一美元债务,都在蚕食着美国的净资产。 在这种前提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且制造种种借口挥舞起大棒,打压其他国家的生产竞争力,就成为美国诸多政客们的选择。对他们来说,只要与己有利,说一套,做一套,或者说用两套标准要求自己和别人,又有何妨呢?或许对美联储而言,当下要救“内火”,只有到别处先“放一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