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房补不能荒谬到这种地步
2010-10-29   作者:李星文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体: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2009年6月正式启动向高层次专业人才发放住房补贴的工作。截至今年5月底,深圳共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1457名,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80名,地方级领军人才748名,后备级人才629名。深圳市人保局近日发布了住房补贴拟发放人员名单,腾讯、华为、TCL等知名企业的高管均在名单中,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作为“地方级领军人才”,每月可获得3100元的购房贴息。
  以马化腾为代表的富豪和高管肯定都是高级人才,但以这种方式向他们表达敬重和招抚之意还是有些匪夷所思。在新近发布的胡润财富排名榜中,马化腾以293亿元资产名列第二。这位全国第二富豪早已进入了消费的“自由王国”,他需要每月区区3000元来给他买房助上一臂之力吗?毫无疑问,这九牛一毛的馈赠于他并无任何实际意义,他最需要的还是在投资和创业环境(包括税收、立项、批地、招工)上的优惠。且不说马化腾这样的超级富翁,就是其他年薪成百上千万并且持有公司股份的高管,也早已跨过了为衣食住行发愁的阶段,又何须政府部门巴巴地赶来送上房补?
  深圳方面的初衷可能是好的,想把已经进巢的人才锁定在本地,把飞翔在外的人才招来落户,可是在想到和做到之间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不是昏招。他们错就错在没有把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需要补贴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加以区分,而是划定了人才的认定标准之后,就一律向他们打开了支票本,结果闹出要给亿万富翁发“小费”的笑话。是因为确定合适的补贴人选的技术难度太高,还是因为操持其事的部门行政效率过低,我们不得而知,反正这个一望而知其荒谬的方案就这样贸然出台了。
  尤其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这笔开销准备动用的是公共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取之于民,也应该有效地用之于民。且不说有那么多买不起房的普通市民需要住房补贴,就算这笔钱“专款专用”,必须用来补贴高层次专业人才,比马化腾等人更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才何止千万?那些刚刚学成归来尚且家底单薄的“海归”需要房补,那些身负绝学但缺乏创业机遇的年轻白领也需要房补,为什么偏偏要“损不足而奉有余”,以政府的有形之手来给“马太效应”添加最新的注脚呢?
  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当下的“赢家通吃”态势。只要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他就很可能在所有的领域一路绿灯,占尽便宜。在有些地方,一个人经过奋斗成为资产丰厚的企业家,往往不久就有各种荣誉称号和政治身份加身,他不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了大拿,甚至成了黑白两道平趟、大事小情无所不能的地方实力派。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样的人过多地占有了社会资源,遮蔽了别人的晋身机会,阻滞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效率。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既有当事人主动谋求的因素,也有其他人热情奉送的因素。而深圳的这几位富豪和高管,恐怕是懵懂之中就“被房补”了。
  无论从哪方面说,深圳的这项房补政策都带有明显错位的意味。也许这份名单上不乏需要补贴的人,但也的确混入了完全不需要补贴的人。地方政府应该有得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热望,更要有合情合理不逾矩的举措。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要始终把惠及民生放在首位,尤其要避免开出“劫贫济富”的倒车。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拿出这样一个无厘头的方案,让人大跌眼镜。公众和媒体已经对此提出强烈质疑,如果一意孤行地推进这个计划,那将是很不明智之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给马化腾们房补,钱花错了地方 2010-10-29
· 从马化腾得房补看深圳房补制度 2010-10-29
· 马化腾领“房补”是政策浪费 2010-10-28
· 马化腾领房补 腾讯回应称“尊重深圳人才政策” 2010-10-28
· 马化腾领取住房补贴暗合马太效应 2010-10-2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涛: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正当其时·[思想]韩志国:关于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建议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