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后,热钱未必大量涌入
2010-10-26   作者: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东方早报
 
【字体:

 
梅新育

  当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货币洪灾变本加厉,任何一个奉行开放经济的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别国无论内心如何期望稳定,在掌握国际货币体系霸权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蓄意开闸放水之时,泛滥的流动性终究会通过贸易、资本流动等各条渠道,增加其国内货币供给,进一步吹大本已快速膨胀的资产泡沫,推动其货币兑美元汇率剧烈波动,更何况是贸易依存度居大国榜首的中国!
  从短期来看,西方大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有利,包括能够刺激中国出口——西方市场,特别是会稳定美国的经济,从而稳定这部分需求。与此同时,在美国蓄意实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下,各国货币普遍对美元升值,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与中国竞争的发达经济体货币升值幅度还大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价格竞争力受创更深,从而会丧失一部分市场份额给中国。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6月下旬以来已经升值约2%,在中国经济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但泰国和马来西亚货币升值幅度已达10%,印度和印尼货币升值幅度也达到了5%。而且,中国抑制本币汇率发生不合意波动的能力也强于大多数国家,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与1980年代被迫接受《广场协议》的日本相比,当时日本比今日中国的长处在于,其出口以内资企业一般贸易为主,而今日中国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占据出口半壁江山;但日本的致命劣势在于,它在美国面前难以形成和坚持自己的独立意志。
  然而,从更长远时间跨度上看,这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出口是不利的。首先是因为泛滥的流动性蕴藏着吹大几乎所有国家资产泡沫、进而导致泡沫剧烈破裂的风险,届时,中国本国和大多数贸易伙伴都会陷入困境。不仅如此,流动性泛滥造成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会进一步恶化中国本已糟糕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加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生活压力,因为高收入、高资产人士更有能力调整资产配置,从而不仅摆脱通货膨胀冲击,而且从资产泡沫中牟利,至于普通居民,大多数就没有这样的能力了。过度膨胀的资产泡沫,还会把实体经济部门推向难以为继的困境,从而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面对货币洪灾,各国一方面需要遏制热钱内流,包括收紧资本项目管制,以及对资本流入,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征收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等;另一方面,需要在国内收紧货币政策,抵消流动性扩张造成的“基础货币扩张——带动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压力。但对经济二次探底风险若隐若现的众多国家而言,选择收紧国内货币政策并不容易;受益于资产泡沫的利益集团,往往拥有强大的实力操纵舆论和决策,夸大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又进一步扭曲了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判断与决策。正因为如此,我们此前看到的是一次次提高准备金率,以及加强信贷规模控制,监管部门不仅制定年度信贷目标,还对各行的具体信贷计划也提出建议,有的还细化到了季度额度、月度额度,作为各行董事会审定信贷计划的参考材料之一,以促使信贷均衡平稳增长,却迟迟不愿意加息,就是害怕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好在这几个月的经济走势,让最高决策层断定,年内和明年中国经济无虞,无需害怕加息导致我们实体经济部门景气严重下滑,加之通货膨胀压力日增、普通居民因储蓄负利率而蒙受损失等问题相应日益突出,加息措施出台,实属当然,尽管比大多数人预计的出台时间要早。
  不错,对于正与人民币升值压力斗争的中国而言,加息的一大风险就是可能激励热钱内流,从而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但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加息后的利率仍然不算高,而且此举可能对资产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发生较大影响,明显扭转其低利率将继续和流动性持续快速膨胀的预期,从而对房地产和股市发挥一定抑制作用。只要发挥了抑制国内资产泡沫的作用,那么此举对热钱内流总体上就是抑制作用。从中国人民银行加息消息传出后,全球商品市场和多国股市暴跌的反应来看,加息和由此形成的可能进一步加息的预期,对资产泡沫的影响主要还是抑制作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夏斌:目前仍有加息压力 2010-10-25
· 加息周期来临 投资理财思路该变了 2010-10-25
· 加息后理财六招让钱不蒸发 2010-10-25
· 加息路漫漫 股市来日长 2010-10-25
· 中国加息挤压大宗商品价格泡沫 2010-10-2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涛: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正当其时·[思想]韩志国:关于征收房产税的政策建议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