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何种统计口径,采用怎样的计算方法,专家大可自作主张,无关百姓,但最终得出的数据应该是真实且尽量准确的。以一个老百姓的视角看,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偏高似乎有悖事实。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华生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所谓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偏低,其实是统计口径和认识偏差的一个误导,是收入分配领域一个重大的误区。
华生在一份收入分配报告中提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并非像社会公认的偏低,而是偏高的。
这份报告将农户的农林牧渔收入从劳动者报酬中剔出来,这样调整的结果是,虽然中国纯粹的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有所降低,但据华生介绍,按照国际通用的统计口径(农户收入不记作劳动者报酬,而计入混合收入),由于中国农村经济的纯收入占GDP连续下降,因此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并未下降,反而在稳定攀升,由1992年的40.12%增加到2007年的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