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日报:值得警思的“强拆论” |
中国的发展和城市化不会停止,但“强拆”显然是开错了药方。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义——任何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严,离不开社会的公平正义,都不能容忍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损害。[详细] |
|
|
陈家兴:城市化强拆非民众之福 |
极端强拆事件,正是官员道理和百姓道理碰撞的必然结果。官员有权,百姓有命,彼此激烈对抗,必然导致矛盾冲突不断,又哪有国家的发展,何来一个“崭新的中国”,何解“权为民所赋”![详细] |
|
晏扬:没有“个体受益”何谈“人人受益 |
改革开放的伟大之处,首先就在于我们越来越尊重个人利益,重视个人利益的发展和保障。事实证明,个人利益正是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源头活水和坚实基础,我们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的结果,恰恰是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得以发展壮大。[详细] |
|
陈梦娇:我们为何要在强拆的路上血拼 |
拆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倘若拆迁过后群众的生活水平大不如前,那何必还费那么大力气?不禁要问,群众不同意、不满意并且也不合法的进行强拆,到底是造福于谁?再者说,对百姓都使用“株连”措施,又是谁赋予的权力?[详细] |
| |
|
基层官员“发展焦虑”催生强盗逻辑 |
|
|
|
潘洪其:强拆思维反映地方政府“发展焦虑”和权力狂悖 |
在刚刚发生强拆自焚悲剧的江西宜黄县,县政府官员不但不对悲剧深感愧疚不安,不但不深刻反省“强拆战略”的弊端,反而公开提出“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突出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不可遏抑的政绩冲动、“发展焦虑”和权力狂悖,以及对群众利益的根深蒂固的漠视与鄙夷。[详细] |
|
|
秋风:宜黄,增长与权力迷信的典型文本 |
一些官员生活在自己的强大的统治逻辑中,关注的是增长、发展等等宏大目标。他们根本无意于理解、感受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尊严、权利和利益。[详细] |
|
陈晓彬:从“强拆”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
中国人吃够了计划经济的苦头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之路才是让绝大多数国人都受益的路。既然选择了这条不归路,就应该彻底摒弃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思维逻辑。对于地方政府官员来说,坚决维护市场经济原则,比多修几条路,多建几座楼,也许是更重要的政绩。[详细] |
| |
|
矫正扭曲的发展观 |
|
|
|
晶报:消除强拆悲剧先要消除强拆逻辑 |
在国内也有不少地方依法推进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公平合理,被拆迁民众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这样的发展才体现出全社会受益的积极价值来。这绝非强拆之功,要消除新的强拆悲剧,就必须消除地方政府官员心目中的强拆逻辑。[详细] |
|
|
丁永勋:转变政绩考核方式
对GDP主义釜底抽薪 |
如果GDP主义成了主导价值,强拆之类的野蛮增长就会不断涌现。这更加说明中央强调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发展观和政绩考核方式,才能对GDP主义釜底抽薪。[详细] |
|
魏文彪:健全拆迁制度比书记县长免职更重要 |
唯有通过制度设计截断地方政府与拆迁之间的利益关联,破除地方政府奉行的土地财政策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在双方未达成拆迁协议情形下实施强制拆迁现象出现,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拆迁户过激维权事件发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详细] |
|
许小年:宜黄与秦始皇的逻辑 |
公民社会的程序是繁琐的,费时又费事,决策效率低而且是有成本的。秦始皇的决策虽快速有效,但他的问题是成本更高。秦始皇的成本不仅体现在多少孟姜女失去丈夫,多少母亲失去儿子,而且超出民力、财力的“跨越式发展”激起了陈胜、吴广的大起义。[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