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持续走弱,一场全球性竞相贬值的“汇率战”正在展开。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入市干预汇率,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将会受到负面冲击。 这场汇率战,美元可谓始作俑者。美元汇率的贬值看似市场行为,实则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色彩。首先,美联储表示可能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美元汇率贬值的直接诱因。自美联储表示可能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已经贬值7%。名义上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为了进一步压低美国的利率,防止经济二次探底,但客观上会稀释美元币值,促使美元贬值。鉴于美国短期利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压低利率已经促使短期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市场,加速了它们的货币升值。 其次,美国政府提出的未来5年内实现出口翻番战略需要美元大幅贬值。对美国而言,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不能再寄望于房地产市场繁荣与负债消费之上,促进出口是必然选择。但要实现5年内出口翻番目标谈何容易,不少经济学家曾给予悲观预测。显然,短期内依靠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出口是不现实的,而依靠贸易伙伴的强劲需求拉动美国出口也很渺茫。除新兴经济体之外,美国的发达国家贸易伙伴都难以走出独立的增长行情。从美国二战以来的历史看,唯一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美元的大幅贬值。在这种意义上,促使美元贬值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摆脱缓慢复苏困境的重要政策选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美元的大幅贬值长期看将有助于美国转嫁债务。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私人债务国有化,那么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迫切需要的是美国债务国际化。通过危机阶段的政府救助措施,美国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债权转化为政府债务,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是2008年的3.1倍,赤字率也从2008年的3.2%猛升至10%,创下二战后最高水平。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增至6.71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2%。预计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仍维持在1.32万亿美元。未来如何在消减财政赤字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难题。 历史经验证明,多数国家的国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与一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进而就是汇率贬值)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美国是一个例外,原因是美元充当着世界货币。例如,美国国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从1946年的121.2%下降到1974年的31.67%。其中,通货膨胀贡献了52.6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贡献了55.86个百分点,联邦盈余贡献了-21.51个百分点。因而,即使美国官方不承认转嫁债务的动机,但客观上难以避免这样的结果。 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已经积累巨额国家债务的情况下,推进美元贬值既符合美国的短期利益,也符合其长期利益。这种看似由市场决定的美元贬值背后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动机,国际社会对此应予以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