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作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将同时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注入新的活力。
不同的发展方式不仅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而且会对发展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会导致矛盾、引发冲突,产生负面效果;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则能化解矛盾、减少代价,提升发展效益。
化解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所引发的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粗放的发展方式必然造成能源资源越来越紧张、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这已为历史经验所证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如果资源能源供应持续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矛盾日益尖锐,如果生态环境继续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恶化,那么,不仅人与自然之间不能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难以实现。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就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化解过度依赖出口、压低劳动成本所引发的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贸易争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的优势,推动出口快速增长,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一些突出问题:出口赚取的利润微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容易引发国际贸易争端等。这种模式反映到国内生产领域,就是企业难以提高职工工资,否则就会挤占微薄的利润,影响企业生存。依靠压低劳动者收入所取得的竞争优势不仅是难以长期持续下去的,而且会加剧劳资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变过度依赖廉价产品出口的局面,把重心放在扩大内需上,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丰富国内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争取主动,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利润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化解快速发展特别是片面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矛盾。过于强调GDP增长速度,会加剧发展中的矛盾。以土地出让与征收为例。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随着地方政府事权增加而导致财政支出压力的加大,土地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地方政府要依靠出让土地增加财政收入,企业需要获得土地以扩大生产,农民则指望依靠土地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在快速发展的强烈动机驱使下,一些必要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程序和环节缺失、简化,从而损害了一些群体的利益。长期以来,给农民的征地补偿一直偏低,导致不少农民失去了土地却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由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矛盾已成为目前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变片面强调GDP增长速度、“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路径,相应调整地方政府的发展责任,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就可以使此类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共建共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味着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的转变。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经济建设、相对忽视社会建设,比较重视GDP量的积累、相对忽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GDP增长与人民群众幸福感增强不同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有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2年—2007年我国消费率分别是59.6%、56.8%、54.3%、51.8%、49.9%、48.8%,6年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为77%。我国的消费率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上,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而且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的同时,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把“蛋糕”分好,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有利于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萎缩趋势,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拉大。这就需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效缓解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巨大发展,在繁荣城乡经济、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非公有制经济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贡献巨大,目前我国城镇就业接近一半、新增就业的70%是通过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只要继续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大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率过高,经济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也不可能实现。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000多万人,加上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同时,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我国国情出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实施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这就要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例如,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42.6%,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70%,这决定了我国第三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就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劳动者素质提高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不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近期看,有利于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就业,化解劳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从长远看,有利于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新活力。
(执笔:辛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