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措施包括五个方面 (简称
“新五条”):一是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二是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三是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四是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五是加大住房交易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经纪机构炒买炒卖、哄抬房价、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等行为。 显然,“新五条”出手很及时,在楼市出现回暖势头、处于楼市传统旺季
“金九银十”、调控“药效”逐渐化减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出手遏制,已有的初步调控成果就有可能化为乌有。“新五条”对于正在升温的房价与成交量,无疑是迎头泼了一盆冷水,让购房人恢复信心,也让开发商幻想破灭。 “新五条”无疑是“新国十条”的配套政策。对比“新国十条”不难发现,“新五条”规定不但更为具体,而且更为严厉,比如,“新国十条”规定,房价过快上涨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而“新五条”则直接规定: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而且,“新国十条”没有明确提出房产税,而“新五条”提出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这说明房产税的脚步越来越近。 可见,“新五条”是对“新国十条”的补充和强化,着力点在于鞭策“新国十条”落实。在我看来,尽管总的来说“新五条”新意不多,基本是在重申“新国十条”内容,但表明了中央继续深化楼市调控的态度,而且监管部门也及时发现“新国十条”落实不力这个问题并加以纠正。巧合的是,日前《人民日报》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八成网友认为政策落实不力。 我以为,“新五条”就是中央抽向政策落实环节的一根“鞭子”:首先是“鞭打”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加快推进房产税出台)。在楼市调控关键期的七八月份,有关第三套房贷“开闸”、二套房贷“适度宽松”等动摇楼市调控的消息不断传出,尽管后来相关部门公开辟谣,但记者调查发现,上海杭州等地第三套房贷从未停止过,这说明相关部门对“新国十条”落实不力。即便后来加强了房贷检查,但依然有不少银行以消费贷款的名义给购房者放贷为三套房以上的客户提供贷款。 其次是
“鞭打”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政策。“新国十条”出台后,至今仍然有的地方没有出台配套细则,有的虽然出台了地方细则,但温柔有余而刚性不足。在我的印象中,比“新国十条”严厉的只有北京地方细则,但从近期北京房价快速升温以及市场乱象来看,北京细则文字上严厉并不等于在具体操作环节严厉。显然,即使是“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如果地方政府不积极落实,“新国十条”就等于没有“腿”。 为了体现“新五条”这根“鞭子”的威慑力,惩罚性表述在“新五条”中比较多见,比如,严格施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再如,对不认真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对违法违规开发商也明确了惩罚措施。 在我看来,“新五条”这根“鞭子”要想发挥作用,关键要从纸上落到实处,而不是嘴上说问责,却迟迟不见行动,比如说,对闲置土地“9月问责”就不见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