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务院发文明确提出,上海要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俗称国际板),这一热点必将贯彻今年的资本市场。 事实上,有关国际板概念的操作有三年,很多跨国公司以及国际金融服务机构都期盼着国际板的推行,因为这对他们在中国的运营和投资有着潜在的重要预示。如果国际板成功推行,就可使中国金融体制发展向前迈出重要一步,吸引企业将他们的总部迁入一个新的区域经济群;为跨国公司多国发行以及利用中国巨额国内储蓄提供新机遇;为金融服务公司创造服务一系列外国公司的巨大商业机遇。 尽管如今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远不能算经济强国。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民币的世界影响力不够。而要扩大人民币的世界影响力,则可以学习美国人的经验,即“绑架”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 境外公司和机构在国际板融资的是人民币,因此国际板市场规模越大,被计价的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就会越大。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的开放与拓展,金融市场会带来良性竞争。长期以来一直朝南坐的国有金融机构也会加快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从大处着眼,国际板的推出绝对是让人民币走出国门,走到各国人民的钱包中的一颗大棋子。 既然都在期盼着国际板的推行,那么国际板是否真如一位上海高官曾经宣布的,在2010年迎来首个上市公司呢?笔者认为,不然。众所周知,深圳创业板从开始讨论到2009年10月首个正式交易日,整整花了十年时间,而对于更加复杂的国际板,又岂能一蹴而就?国际板的推出有着极其复杂的准备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经不起再次试验,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和完善制度建设。“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说的就是,学好了一步跨过重重门槛,学不好再不能推倒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