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即将在月底访华,这次的访问不太寻常,以往一掷千金要买下巴菲特午餐的中国富豪,面对不用拍卖就能到手的晚宴表现得比较沉默。
无它,这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广发英雄帖,很多人推测说是为了劝说中国富豪也跟他们一样,响应“财富捐赠承诺”倡议,将自己的一半财富捐献出来。这项倡议在美国已经得到40个亿万富豪家庭的支持。
尽管巴菲特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表示此次访华仅仅是学习,而非劝捐,但关于中国富豪面对世界首富的慈善邀约表现出来的吝啬、冷血以及一毛不拔的议论已经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
对富人的社会责任要求高点无可厚非,可话说回来,巴菲特捐得,中国富豪真的捐得吗?和世界首富相比,中国的富豪缺的不是钱,也不是善心,而是保障这种善意的制度。
首当其冲的就是税制。目前,我国的慈善捐赠限制颇多,只能捐赠给指定的几家基金会后,才能获得并不高的免税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就是说,企业捐赠款物的金额如果超过企业当年税前利润的3%,超额部分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国际上许多国家准予税前扣除的部分为年度应税所得的10%,甚至更高。比如说,美国1969年的税法沿用至今,对于企业捐赠的免税比例是11%。
其次,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一方面对善款的用途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私人慈善基金会、公益信托等私人性质慈善组织的发展。这让很多有慈善意愿的中国富豪在面临捐款的时候顾虑重重,既担心善款的用途,又得面对隐私被公布的尴尬。
再者,“逼捐”“诈捐”等社会性事件在每一个灾难发生的时候都交织进行,使得并没有从资本原始积累的“原罪”中洗净的部分民营企业家在捐款的时候更为谨慎———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公众舆论声讨。
相对巴菲特和盖茨,中国所谓的富豪也不过是完成了一定程度的财富积累,中国也远远没有产生能和微软媲美的大型跨国民营企业。从企业的发展角度看,企业家此刻惜捐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对他们而言相比慈善,财富用来继续创业更为迫切。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巴菲特和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显然站在了实现自我的顶层,而中国富豪,顶多也不过是刚刚走过安全需求,甚至相当部分还没有达到安全需求。要求他们和世界首富一样捐出一半身家甚至全部遗产,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不过,老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巴菲特和盖茨此行至少能让包括普通民众在内的国人意识到,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慈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起码现在应该考虑先从制度上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