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捐”还不是时候
2010-09-17   作者:赵晶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赵 晶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即将在月底访华,这次的访问不太寻常,以往一掷千金要买下巴菲特午餐的中国富豪,面对不用拍卖就能到手的晚宴表现得比较沉默。
  无它,这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广发英雄帖,很多人推测说是为了劝说中国富豪也跟他们一样,响应“财富捐赠承诺”倡议,将自己的一半财富捐献出来。这项倡议在美国已经得到40个亿万富豪家庭的支持。
  尽管巴菲特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表示此次访华仅仅是学习,而非劝捐,但关于中国富豪面对世界首富的慈善邀约表现出来的吝啬、冷血以及一毛不拔的议论已经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
  对富人的社会责任要求高点无可厚非,可话说回来,巴菲特捐得,中国富豪真的捐得吗?和世界首富相比,中国的富豪缺的不是钱,也不是善心,而是保障这种善意的制度。
  首当其冲的就是税制。目前,我国的慈善捐赠限制颇多,只能捐赠给指定的几家基金会后,才能获得并不高的免税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就是说,企业捐赠款物的金额如果超过企业当年税前利润的3%,超额部分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国际上许多国家准予税前扣除的部分为年度应税所得的10%,甚至更高。比如说,美国1969年的税法沿用至今,对于企业捐赠的免税比例是11%。
  其次,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一方面对善款的用途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私人慈善基金会、公益信托等私人性质慈善组织的发展。这让很多有慈善意愿的中国富豪在面临捐款的时候顾虑重重,既担心善款的用途,又得面对隐私被公布的尴尬。
  再者,“逼捐”“诈捐”等社会性事件在每一个灾难发生的时候都交织进行,使得并没有从资本原始积累的“原罪”中洗净的部分民营企业家在捐款的时候更为谨慎———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公众舆论声讨。
  相对巴菲特和盖茨,中国所谓的富豪也不过是完成了一定程度的财富积累,中国也远远没有产生能和微软媲美的大型跨国民营企业。从企业的发展角度看,企业家此刻惜捐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对他们而言相比慈善,财富用来继续创业更为迫切。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巴菲特和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显然站在了实现自我的顶层,而中国富豪,顶多也不过是刚刚走过安全需求,甚至相当部分还没有达到安全需求。要求他们和世界首富一样捐出一半身家甚至全部遗产,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不过,老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巴菲特和盖茨此行至少能让包括普通民众在内的国人意识到,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慈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起码现在应该考虑先从制度上起步了。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是时候为民间慈善机构“松绑”了 2010-09-15
· [博客]慈善不是一个人的独舞 2010-09-08
· 慈善不是一个人的独舞 2010-09-08
· 慈善,如何在资本身上萌芽 2010-09-06
· 让慈善夜宴激发中国人新财富观 2010-09-06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左晓蕾:信贷此时放松调控将前功尽弃·[思想频道]谢和平:发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