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澳中小企业博览会9月15至18日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广东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状况如何?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省长黄华华。
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广东民营企业遭遇严峻考验,产业、产品、市场结构均经历一次大“洗牌”。广东是如何扶持民营企业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
黄华华:近年来,广东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广东全面落实中央部署,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克难关上水平。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及配套政策等。二是加大解决融资难题的力度,推进“政银企”合作,引导开展融资产品创新。三是加大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力度,通过就地转型、异地转移,提升民企的产业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力度。通过省部、省院产学研结合,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搭建自主创新平台,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水平,着力打造自主品牌。五是加大改善企业成长外部环境的力度,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去年全省共减少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约54亿元。
通过努力,广东民营企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去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达到416.4万个,从业人员2149万人,为全省提供了80%以上新增就业岗位。全省民营经济产业升级加快,创新能力提高,形成一批以产业园区和专业镇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全省专业镇达到296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达61家,民营科技企业超过6000家。此外,广东民营资本还延伸至教育、医疗卫生、供水、燃气等社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记者:广东提出加快实施“双转移”、“双提升”战略,正牵动和改变着中国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这对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有何影响?
黄华华:广东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努力探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省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已达34个,覆盖15个欠发达地级市,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果日益突出。珠三角地区在推进“双转移”过程中,把市场行为、企业意愿与政府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结合本地“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等结构调整部署,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使企业发展步伐更加稳健、质量更加优良、环境更加有利、空间更加广阔。
记者:广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未来1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超过8000亿元,民营经济可扮演什么角色?
黄华华:民营文化企业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主力军。全省进入文化市场领域的民营企业已超过2万家,民营资本在文化市场的单位数量、投资额所占比重均在90%以上,涌现出网易、腾讯等一批知名企业,打造了“喜羊羊与灰太狼”、QQ等一批名牌产品。去年,腾讯游戏(深圳)收入达50亿元,成为行业第一;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中国动漫第一股”。
伴随着民营经济的成长壮大,广东涌现出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科技或经营管理专业背景的新生代企业家,其知识水平、战略视野、经营理念、管理手段、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在社会、文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是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
记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正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征。面对新挑战,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是什么?
黄华华: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依法经营为前提,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拓展领域、调整结构、提升质量为重点,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几个方面:着眼长远发展,促进做大做强;依靠科技创新,建设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依法经营,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为合法经营的企业创造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