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10 作者:蔡方华 来源:北京青年报
|
|
|
9月9日,曾因全县无差别限制居民用电而引起轩然大波的河北省安平县在石家庄召开新闻通报会,该县常务副县长石跃辉表示,当地限电政策不周密、做法简单化,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便,对此深表歉意。 8月下旬,安平县为了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开始在全县无差别限电,不仅居民的生活大受影响,连医院和路口的红绿灯也遭遇停电。此事经媒体披露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舆论的激烈批评。 据媒体了解,无差别限电并不是安平县首创的新招,只不过安平县做得比较坚决、比较彻底,才引起了更严厉的民意反弹。 每一种奇怪的社会现象,都有多个观察角度和多种解读方式,由此获得的结论往往也不尽相同。安平地方政府以强硬的行政意志,在当地推行每隔三天停电22小时的措施,强行把当地居民轰回到农耕时代,是不是一点“正面意义”都没有呢?其实也未必。 一般人可能并不了解,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的大考之年。“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两个很高的节能减排目标,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两个指标是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十一五”的第一年,由于认识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节能减排完成得不太好。2009年,由于经济刺激计划,一些落后产能借机上马,节能减排又遇到了严峻考验。两个指标能否完成,大考之年的表现就成了关键。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今年5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其措辞之严厉几乎前所未有。如“通知”指出,到“十一五”末,要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正是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各个地区才临阵磨枪,匆忙出台各种限电政策。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省,河北省早就开始对钢铁产业下达了限产限电的死命令。安平县的居民遭遇限电的不方便,只是这一轮节能减排大风暴中的一个“花絮”而已。 安平县的决策者脑子并没有进水,他们也清楚地知道,无差别限电必然会招致非议。但在史无前例的节能减排高压之下,他们也只好用错误的方法救急。如果说它有什么正面意义,那就是,它显示各级政府对“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表现出了极其严肃的态度。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正在从政府的选修项目变成了必修课。虽然有些地方的成绩不太好,但至少他们确实把节能减排当真了。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这是值得庆幸的。 深究起来,安平县无差别限电的主要问题,倒不在于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从行政决策和经济活动的连锁影响看,节能减排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如高能耗企业和生产线的淘汰,会给地方带来损失,也会让一些人失去工作。但这些不便是必要的,它确保的是整个社会的能源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无差别限电的错误之处,在于它歪曲了节能减排的根本意义。虽然限制居民生活用电也能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但落后产能无法由此淘汰,经济增长方式无法由此深刻转变,环境压力无法因此减轻。无差别限电把节能减排这场深刻的经济变革变成了滑稽的数字游戏,把对中央政府的承诺变成了虚应故事,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停老百姓的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当地的节能减排做得不好。无差别限电的做法本身,就应该划到总账里边去。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