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今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1.3万亿元人民币。另据2005年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养老缺口的报告,以目前的人口与养老模式推测,2001年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达9.15万亿元,这还未考虑货币购买力贬值因素。
弥补养老金缺口可有多个途径,比如国有资产划拨、增加缴费群体与比例、增加投资收益。如果上述办法都行不通,还可向法国等学习,推迟退休年龄,人为改变老年人的定性,从60岁上升到62岁,甚至65岁。
增加缴费群体与比例在中国行不通。我国企业与个人承担的养老负担沉重,工作人口承担了养老体制改革之后的高额成本。解决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可行途径包括,增加国有资产划拨到养老部分的比例,提高养老金的投资收益,改革目前的养老体系。
在货币环境极为宽松、通胀预期高悬的经济环境下,养老金投资成为必然之选,否则就是坐等贬值。养老基金最重要的是在公平前提下的投资收益第一原则。
通常养老基金遵循安全第一原则,以投资跑赢通胀比例作为标准,保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缩水。
但投资品市场没有绝对的安全与危险,只有投资水平高下之分。所谓风险小就是贬值的代名词,如日本养老基金大部分投资于收益率极低的日本国债,相当于为日本畸形的刺激政策作了贡献,对日本老年人未见有好处。
只要是投资,就有亏有赢,即便多年赢利,只要次贷危机一只黑天鹅飞过,就可能前功尽弃。次贷危机发生的2007年,日本养老金亏损5.84万亿日元。
日本养老金出现损失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01年、2002年,累计亏损总额高达6.07万亿日元,创下历史纪录。今年二季度,负责养老金投资运作的“养老金公积金管理运用独立行政法人”报告称,该机构2010年二季度投资亏损35898亿日元,收益率为-2.94%。日本养老金增加海外投资受累于金融危机,只能说明投资眼光低下,而不能反证投资失败。
我国社保基金在国内投资具有屡次成功抄底、逃顶的“神功”,这当然不能成为市场常态。对于中国的社保基金、养老基金而言,考验远未到来,等到中国资产增值的高峰期过去,养老基金才会面临真正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