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媒体报道使用了“投资客”一词,然而从其短期买卖获利的行为来看,更应用“投机客”来定位。投机客的出现给调控敲响警钟——调控力度稍弱,投机行为就会像弹簧般迅速反弹。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楼市火热时期,有这样一群炒家,他们在签订购房合同后,仅通过合同更名卖给下家,赚取差价。这类人被称为“合同炒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月6日调查上海多个从5月~8月份热销的楼盘后发现,虽然一些热销楼盘明后年才交房,但“二手房”已经被挂在了中介网站。上述中介公开声称,有办法帮助购买者直接在合同上更名,而不支付任何税费。 此外,记者从一些开发商处了解到,一些人可以通过内部关系从未开盘的楼盘中,以低价购买楼盘的房源。所谓的内部关系是由公司内部员工组成的“炒房团”,因为他们比购房者更早接近项目,所以有机会买到更低廉的房源,随后立即通过楼盘周围中介出售,获取较多的利润。这种情况似乎表明,在楼市火爆时期才会出现的“合同炒家”又回来了。 另外,易居中国、中原地产等机构的分析师表示,目前整个上海楼市的投资客所占的比例已占到整个市场的10%。其中,有的投资客在短短七天内“一买一卖”赚了1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