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本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淘汰高耗能产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进而转变发展方式。现实却扭曲为,节能减排本身成了地方政府的“最终目标”,由此衍生出各种伤害民生、有损低耗能生产的荒唐手段。在科学的指标下,如何科学、有效的实现,是对政府的考验。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一场强制性限电潮正在各地涌动。随着“十一五”末期的临近,尚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地方心急如焚,纷纷采取强制性限产、限电措施。 日前,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完成该市“十一五”节能目标,自2010年8月27日起,对市区工业企业实施“开九停五”(企业连续生产九天后连休五天)的节能应急用电调控措施。该方案将持续到10月11日。 自7月底开始,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省,此起彼伏地掀起了节能减排大冲刺,对“两高”行业开始大范围限电甚至断电。在“丝网之乡”河北省安平县,不仅对工业限电,居民、医院甚至红绿灯也遭停电。 6日,国家发改委称,安平县错误采取限停居民用电的做法,既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也与节能减排的宗旨不符,已要求河北省核实情况,妥善处理。不过,发改委并未否定各地强制性限产、限电的做法。 各地的非常措施已经对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钢铁、水泥等耗电大户被限产后,价格开始大涨,这也带动钢铁股、水泥股的走高。而下半年的GDP增速,必然也会受此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