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言论
警惕土地换社保的负面效应
2010-09-01   作者:吴睿鸫  来源:证券时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6年来首次出现夏粮减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称尽管国内不存在粮食短缺,但耕地在城镇中化被大量占用影响了粮食安全。此外,地方政府要求农民用土地来换取社保和公共服务但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就业,将制造新的不公平。
  所谓“土地换社保”,就是将农民承包的土地来置换社保。“土地换社保”最早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出现。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浙江省就为失地农民购买保险,变一次性的土地补偿为终生保障。眼下,这一做法已经向全国各地辐射开来。这种土地流转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仅能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效益,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通,也能为农村农民解除部分后顾之忧。但笔者觉得,政府让农民用土地“购买”社会保障的做法,不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也容易激化社会矛盾,负面效应很大。
  “土地换社保”不能彻底解决农村的后顾之忧。就目前全国各地城市的试点来讲,所谓的“土地换社保”所换来的只是一部分保障或者浅层次低水平的保障,并非是完全保障。具体讲是农民用土地“购买”到的社保,大多数是单一的养老保险,而且保障水平也不太高,相当于城市的低保水准。当然,有些城市为了农民进入城市后的生计,也开展了一些生存技能培训,但从效果上来看,并不理想。这意味着,“土地换社保”解决的仅是农民生存问题,而难以解决农村未来的发展问题。
  “土地换社保”既有悖民意,又有可能成为地方政府“圈地运动”的新推手。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出台,惟有符合民意,才容易贯彻执行。而2008年8-9月,中改院组织农民土地使用权入户问卷调查,调查覆盖除北京、上海、西藏之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639村,共763个农户,调查显示,62.2%的农民不支持“土地换社保”这种办法。正如农村权威专家陈锡文所言,“为什么很多地方贴了告示让农民换社保,我给你城镇户口,没几个人去。”
  更为可怕的是,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极有可能打着“土地换社保”幌子,对稀缺的土地资源进行疯狂地侵吞和滥用,把成千上万的良田一眨眼,变成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圈地运动”一旦成为气候,那么,18亿亩耕地红线很难守得住。
  此外,从宪政意义上讲,社会保障是政府应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能让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来有偿“购买”。真正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重要的是真正让农民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而不是以“失地”为代价换取保障,这才是治本之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恒大营收技术性超万科 土地储备为同业两至三倍 2010-08-31
· 土地换户口 城市化须防误入歧途 2010-08-26
· 处置闲置土地要态度坚决 更要阳光操作 2010-08-23
· 追责闲置土地不如纳入“离任审计” 2010-08-23
· 土地问责别总喊“狼来了” 2010-08-23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三论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思想频道]查处闲置用地不会解决房价问题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